“楊班長!智慧樓今天要開個座談會,需要保安配合搬一下桌椅,布置一下會場,你看能不能抽時間帶人給幫著弄一下”后勤服務中心的劉澤藝電話里詢問著保安隊班長楊軍,楊軍就一個字:“好!”,趕在開會前就布置妥當了。

認識楊軍,已近十個年頭,他在原保安隊長張愛民的介紹下來到礦上,從小班長干到了現在的大班長,開玩笑講“老板和隊長換了三任,班長還是那個班長”。很多時候他的精廋掩蓋了他的年齡,近幾年他的白頭發日漸增多,我調侃他年齡不大頭發倒是白的挺快,他笑著說:“怎不大么?女子都上大二了”,這才知道他是1976年生人,歲月在他的臉上好像沒留下啥痕跡,羨煞旁人。
他老家是關中咸陽淳化的,育有兩個孩子,大女子在西安財經學院上大二,小兒子在上初二,正是需要花錢的時候,他為了生計和子女的教育,不遠千里來陜北打工。他的媳婦在家里照顧老人和孩子,外帶侍弄幾畝農田,日子過的緊巴,他就想法設法的多干活,除了正常的崗亭執勤和帶班外,每天還要額外加4個小時的班。安保工作遇到的瑣碎事很多,需要臨時處理的事情也很多,有時候主管的后勤中心會臨時委派一些需要體力的工作,按小時給與一定的報酬,楊軍只要有時間就會帶著安保人員參與到零星用工中,為的也就是能多掙個工時費。
楊軍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崗亭執勤、廠區巡邏、安保值班安排、矛盾糾紛處置等等,看似平凡的工作,處處都隱藏著技巧和為人處事的學問,每天面對進進出出的職工,看臉就能知道是那個單位的,遇到陌生人和來訪人員,問清楚來訪事由,登記清楚人員信息,電話聯系被訪者確認后放行,一整套流程少了一個環節就可能埋下工作隱患和不必要的麻煩。針對突發的火災、打架、醉酒、車禍等突發情況,要第一時間按照處置流程進行處置,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和影響,這既要求他有一個好的身體,以便能快速應對,又要求他有一個靈活的頭腦,能妥善處置化解。
每天早上七點,楊軍就準時站在了大門口指揮引導上班職工按規定進場停車,對穿著不整齊和抽煙的職工進行提醒和勸阻。等過了早高峰,他就開著巡邏車在廠區進行日常巡邏,檢查廠區車輛停放、設施完好、消防隱患、陌生人員等,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檢查各個安保崗亭的執勤在崗情況,核對運煤橋崗亭的當班票據收集情況,對廠區所有區域巡邏一遍后,返回崗亭開始日常執勤。巡邏工作每一個小時一次,巡邏過程也不總是單調的,會遇到各種搞笑奇葩事,醉酒了躺綠化帶里的、忘帶鑰匙在樓道里溜達的、停車停到碰墻的,楊軍給我說的時候自己都笑。
楊軍和很多人都熟絡,有時候有個取快遞、暫存東西、捎東西的活也會打個招呼給他,楊軍總是把這些小事情做的滴水不漏,讓大家放心。楊軍的善意感染著我們,大家也會記著楊軍的好,有時會把多余的工服、勞保、瓶裝水、農產品、小紀念品等送給楊軍,用善意回應善意,用溫暖傳遞溫暖。
楊軍對廠區的所有區域都了如指掌,經常配合后勤中心的工作人員開展庫房盤點、宿舍檢查、消防檢查等活動,時間久了,后勤中心的工作人員有時碰到不清楚的問題了,反而會問問楊軍,楊軍總是能反饋到大家想要的答案。把小事辦好,把心思用細,把工作當成生命的一部分,楊軍在我的心里就是這樣一個人。工作時間久了,難免會有不如意的時候,他有幾次來我們辦公室抱怨,遇到有訪客和醉酒的職工污言穢語,遇到安保人員罵罵咧咧的不停,一點也不尊重安保人員。我們辦公室的幾個人寬慰他,消消氣,為這些人不值當,登記下名字我們給他們的領導反應,必須嚴肅處理,以儆效尤,他的氣也就隨著我們的說笑煙消云散了。
楊軍干活肯賣力氣,不惜體力,從日常工作的點滴中感受最為深刻,需要三四個人才能抬動的花盆,他一個人使勁就能夠挪動,安排的零星用工,他出力最多,但計算工時的時候和其他人都一樣,不會多說一句。也正因為如此,后勤中心安排工作的時候會緊著楊軍來干,既省心又放心,活還干的又快又好。人的人格和形象確立藏在工作和做人的點滴里,一個人值得信任,值得尊重,值得欽佩,有時候靠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勤勞肯干,這個品質也正是百萬煤礦從業人的內在品質,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精神的永續傳承。
楊軍這段時間一直在加班,未休過一天假,我知道他在攢假,攢著等關中麥子熟了的時候回去收麥,順路看看老人和孩子,也等著與愛人團聚。春種秋實,關中的夏秋兩季都有糧食要成熟,天不負吃苦的勞作人,有播種就自然會有收獲,道法自然。人的一生,有很多時候低著頭活就對了,日子總會一天天過去,想的少一點,吃苦吃虧多一點,日子的滋味就濃厚一點,人生如此,其實工作亦是如此。
在這個暖意十足的夏初,我立在關中平原的地頭,風輕撫著綠油油的麥田,空氣中飄來陣陣槐花香,不禁想起了楊軍,又想起了《白鹿原》中的黑娃,但愿天下所有的勞動者都體面勞動、光榮勞動、幸福勞動,讓勞動成為我們身上永遠的標簽,筑夢前行,不負人生。



發布日期:2023-05-08
點擊量:2549 作者:劉波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