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假日的“油耗子”
我們經常能聽到“油耗子”這個詞,日常生活中見的卻很少,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油耗子”越來越隱蔽,手段越來越高明。近期,網上曝光的“揩公油”事件觸目驚心,借著節假日人員流動大,監管松弛,一些管理人員及不法分子,鋌而走險,以公濟私,甚至有人從中牟取暴利,嚴重擾亂了經濟社會秩序。
這種“節日病”反映的是一些公職人員和工作人員道德感的缺失,我們在監管方面的漏洞和缺失,也從側面反映了“微腐敗”情況的治而不絕。貪污,指公務人員憑借所擁有的公共權力,把自己的工作崗位當成謀取利益的工具,以達到一己之私。這種行為法紀不容。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錚錚誓言,至今讀來讓人胸懷激蕩。清正廉潔說來其實很簡單,就是守住自己的內心就好,把小事看大,從學會拒絕開始,看似微不足道的半盒茶葉、半盒煙、半瓶酒,“順手的事”危害卻不容忽視。特別是所謂的“禮尚往來”,折射出的正是一種奢靡之風,甚至是一種腐敗。
清代張伯行在《禁止饋送檄》一文中寫道:“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公私分明應是從業人員必備的職業品質,一切貪圖私利的行為和無所作為的作風,都必須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義利源頭識頗真,黃金難換腐儒貧。”貪官污吏的聲聲懺悔也告誡大家要慎用手中的權力,“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有律己之心”。謀一次私利,就留下一個污點。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身份,珍惜自己的崗位,不貪污受賄,踏實做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
清正高潔,知易行難,拒做任何行業的“油耗子”,干有道德之事,行穩漸遠,終身無憂!
上一篇:變思想、轉作風、求發展 2023-05-16
下一篇:明底線 守初心2023-05-12



發布日期:2023-05-12
點擊量:1779 作者:劉月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