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機制。”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新員工的培養起著推陳出新、青出于藍的關鍵作用。當前,公司建設一流智慧煤礦離不開新興人才的支撐,人力資源部探索多元化人才培養路徑,在準確識別企業人才缺口的前提下,深化培養模式、快速補充相關人才,進而滿足公司戰略發展需要。
精準挑選“定好苗”,把牢選拔“質量關”
針對公司人才缺口,人力資源部以大專學歷為底線,本科及碩士學歷以上人才為主要引進標準,聯合紀檢監察室、黨委工作部、工會等部室組織結構化面試,精準錨定學歷水平高、知識層面廣、綜合素質強的復合型人才,筆試項目包括公司企業文化、邏輯推理、文化知識等,同時采用開放性的題目檢驗新入職人員的邏輯、思辨及文筆寫作等能力,優選“好苗子”,嚴把質量關。
今年來,公司通過高校現場及郵箱投遞、秦云就業等方式,共收到簡歷1540余份。經過層層測試篩選出50名優秀學生,其中男性44人,女性6人,本科及碩士學歷29人,大專學歷21人。
精心培育“促長勢”,優化成長“路徑線”
針對新入職員工成才發展,人力資源部創新“1222”雙向培養模式,根植“一個新理念,兩個雙向培養”的新培養模式,以工作崗位和生產現場“雙基地”為依托,以理論和實踐“雙導師”的雙向培養模式為抓手。在充分發揮員工培養主體作用的基礎上,施肥播種,制定為期半年的培訓計劃,層層推進,將新入職人才培養路徑耕耘好。
目前,新員工已步入崗位,分別簽訂了《師帶徒協議》及《新入職大學生輔導協議》,雙導師傳幫帶教,幫助新員工快速扎根成長。
修枝剪葉“防蟲害”,杜絕思想“病灶燃”
針對入職后員工的適應與發展問題,人力資源部積極探索,由部門負責人帶頭,全員充當新入職員工“輔導員”,針對性輔導,充分了解新員工的實際情況,掌握其與職業發展目標的差距;通過與培養對象協商制定一個培養計劃,在日常生活中實現傳幫帶教,促進階段成長;最后按月對發展計劃進行階段性回顧、復盤和調整,及時祛除思想“小害蟲”,通過對培養對象進行客觀評估,心理輔導,幫助其“茁壯成長”。
目前,人力資源部15名員工分別與新入職的50名員工簽訂了為期半年的《新入職大學生輔導協議書》,按照協議書要求將隨時進行溝通與跟進,確保新入職員工的崗位適應與發展。
人才是企業發展最寶貴的資源。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是靠人才實力。人力資源部實行新員工培訓“三步走”,不但為新入職員工快速融入公司發展奠定了堅實“沃土”,通過這些舉措,新入職員工將進一步融入企業文化,堅定自己的職業選擇,理解并接受公司的規章制度和行為規范,盡快進入職場人的角色,在上崗后更快熟悉工作并發揮自身特長,成為公司智能化建設新“綠苗”,盡快長成“人才樹林”。



發布日期:2023-08-23
點擊量:1852 作者:馬博煒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