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里有個故事:官吏薛某于昏昏夢中化為湖中鯉魚,恰巧漁夫垂釣,明知餌在鉤上,吞之必有大禍,但終耐不住餌香撲鼻,張口咬餌被釣。
翻閱黨中央紀委通報的違法違紀案例,一樁樁案例都在證明,步入貪腐深淵的人,往往是缺乏自律的道德約束。如果黨員干部擋不住誘惑、守不住底線,干事創業就難有底氣,落實在行動中就會出現一次次的打破規矩,把自己的意志凌駕于法律之上。
所有的違法違紀案例如那則故事一樣,因其選擇放縱貪欲,這樣的人還能行得正、走得端嗎。這些警示不正是古人常說的“君子為政之道,以修身為本”,不正是清代詩人龔自珍的詩句“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不正是《禮記·大學》所強調的“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精髓嗎。
回顧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因為黨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才成為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的重要保證。同樣對于個人而言,能否保持清廉自守,最需要戰勝的是自己。如果一個人控制不住自身貪欲,任其泛濫,將會越陷越深,最終只會墜入無底的深淵。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我們要敢于發現自身的缺點,在生活中常常修身熏陶,牢記“循分守己,勤修德行”,自覺凈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長期沐浴在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下,主動以學習去凈化思想,主動站直腰桿,在群體中不斷吸引和影響更多優秀的人和事。
清廉者最顯著的特征體現在實際行動中,在規則和原則之內,做最適合、最擅長的有益之事,以十年磨一劍的決心循道而行,自然而然地身存正氣,自然而然地正本清源,從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生活小事小節上嚴格自律。
淮南子有言:正身直行,眾邪自息。只有清廉自守行正道,不為物欲所累,不為人情所縛,才能行穩致遠,才能做新時代知廉崇廉的引領者、做新時代清廉愛廉的模范者、做新時代守廉踐廉的實干者。



發布日期:2023-09-16
點擊量:1577 作者:張濤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