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了《中國家書》中曾國藩的一封家書《稟父母·家和福自生》,里面這樣寫道:“夫家和則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無不從,弟有請兄無不應,和氣蒸蒸而家不幸者,未之有也。反而不敗者,亦未之有也。”曾國藩認為只要兄弟和睦,一團和氣,那么這個家庭就一定會越來越興旺,福氣也就油然而生;如果兄弟面和心不和,矛盾不斷,那么再富有的家庭也會逐漸走向衰敗。這正是我們經常說的“家和萬事興”。
“家和”簡而言之就是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的和諧。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便是夫妻和睦,因為看似簡單的夫妻關系承載的卻是兩個家庭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有點“牽一發而動全身”之感。如若夫妻事事有商量,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上能孝敬老人,下能關愛子女,彼此坦誠相待則家庭必然和諧穩固。相反,夫妻不睦則多生是非,繼而導致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緊張,長此以往家將必散,何談興旺與福氣呢?《禮記》里講:“父之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可見和睦是一個家庭興旺發達的祥兆。
一個家庭是如此一個企業也是如此。俄國著名科學家巴普洛夫曾說過:“在我領導的這個集體內,相互和諧的氛圍解決一切。我們大家都在為一個共同的事業而努力。并且每個人都按自己的力量和可能性來推進這共同事業。在我們這里往往分辨不出哪是‘我的’,哪是‘你的’,而這樣的做法,對我們共同的事業,就只有好處。”可見“和”的重要性,它可以凝聚人心、可以團結力量、可以發展事業。如若職工愛企業如愛家那般用心,企業關愛職工如同父母那般關愛子女,職工與企業必須同心同德,共謀發展,何愁不興旺,不發達呢!
和,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前提。對家而言,是家和萬事興盛,家和福氣生;對企業而言,和諧的勞動關系,是企業長期發展的保障,和諧的企業氛圍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創造力和競爭力;對社會而言,和諧穩定的社會關系能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由此可見無論是在哪個層面或是哪種關系,都需要“和”來維系與支撐。
“和”,如陽光,可以溶解心中的堅冰;如春風,可以拂去心中的陰霾;如火炬,可以照亮人際的天空!“和”,如清泉,如明鏡,善鑒萬物。她不僅折射出我們心靈疆域的寬廣,更映射出我們心靈宇宙的博大和深邃的程度。“和”,以其深刻的內涵與博大的包容,養育了自然,化育著人類,散發出迷人的馨香,曠遠而持久,彌足珍貴。



發布日期:2023-11-11
點擊量:1273 作者:李宏霞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