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似乎歷來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那些由血與淚堆積起來的慘痛教訓實在讓我不忍心觸及,但是作為礦山人,這又是一個不得不說的話題,今天我在這里為大家揭起那些不堪入耳、不堪入目的傷疤,是想與大家一起痛定思痛,從以往的教育中汲取經驗,防患未然,讓悲劇不再上演。
礦難中,幾多年輕生命無辜斷送,幾多老幼無奈地承受生離死別的傷痛,幾多的家庭剎那間讓希望化為烏有。生命,就在我們不經意之間,用一種悲壯、慘烈、不屈詮釋著它的脆弱與珍貴。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一座煤礦的名字—陳家山煤礦。陳家山煤礦最早被外人所知,是因為作家路遙,他在礦區的一間小房子里寫下了巨著《平凡的世界》,“不息的熱血在涓涓地流淌。這是礦工的血,血滲進煤中;血成為黑色——這染血的煤將變為熊熊爐火。難道我們還不能明白,為什么爐火總是那樣鮮紅……”
2004年11月28日,陳家山煤礦再一次吸引著全國人民的目光,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那一天的上午7時10分,這個礦發生了瓦斯爆炸事故,166名礦工在這次事故中遇難。在一個媒體的描述中我看到了這樣的片段。
“昨天上午9點,27歲的陜西姑娘師彩云蹣跚著腳步走到煤礦,雙膝一軟,長跪在大門前。‘哥呀,哥哥!’伴隨著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呼喚,師彩云臉朝礦井,淚流滿面,長喚失蹤的礦工哥哥:哥哥,你回來吧,回來看看咱娘,看看咱娘!咱娘她已經快不行了。”
此情此景,催人淚下。在場的警察,好幾個當場就紅了眼。
如果此時有人問我幸福是什么?我想答案再簡單不過了。能看著兒女茁壯成長,能與愛人相濡以沫,能為父母養老送終,足矣。然而就是這個看似再容易不過的答案,一旦與事故扯在一起,實現起來就會變得異常艱難,因為它會在事故發生的瞬間支離破碎。
其實事故不難防范,如果不想重蹈“舊的血跡未干,新的哭聲再起”的覆轍,那么就要牢固樹立起“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提高安全意識,增強安全責任感,摒棄經驗主義、冒險主義,時時刻刻繃緊“安全”這根弦,克服僥幸心理,消除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增強安全意識,嚴格遵守《安規》,時刻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來對待安全,那么,幸福就會成為永恒!
說到幸福就必須得說安全,說到安全又不得不提到和諧,因為平安與和諧是人們自古的追求與理想,也是幸福的保障。人們常說,生命如花,璀璨、鮮艷。美好生活的根基必須建立在生命的基礎之上,脫離了生命,它就會變成傾塌的大廈、干涸的湖泊,猶如海市蜃樓、鏡花水月。所幸,我們的生命和幸福都在,承陽光雨露之滋潤,受“五和”沃土之滋養,幸福的輪廓越發清晰,幸福的密度越發細膩。
和諧才有平安,平安締造和諧,和諧創造幸福。“五和”之美就在于它重視安全、提倡幸福、注重和諧。“五和”的穹頂之下,沒有災難,只有安全;沒有痛苦,只有幸福。讓我們一起稟“五和”沃土之滋養,建安全幸福之廣廈,攜手打造一個安全高效文明和諧幸福美麗智慧的礦區!



發布日期:2023-11-21
點擊量:1310 作者:何磊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