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駕車到陌生的城市閑逛,都會使用高德地圖的語音導航,每到前路有急轉彎的時候,導航里總是會提醒:“前方急轉彎,請慢一點,再慢一點,今天走過所有彎路,日后人生皆是坦途”,我的視線死盯著前方,踩剎車的力道自覺的大上幾分,慢一點實則是為了今后的快一點,慢與快的平衡要自己去用一生來考量與實踐。
我生活在一個縣級市,城市說大也不大,可遇到上下班和周末也會堵車,偶爾還會堵上個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我住的新區很少堵車,一旦要去老城區,連接的那個路段基本上都會堵那么一小會兒,弄的我這種習慣了不緊不慢節奏的人就不愿意去老城區。兒子偶爾要去地處老城區的新華書店閑逛,父子兩個人每次去都遇到停車難的問題,停到老遠步行去書店,時間長了就發現一個特別的現象,老城區居住的人的生活節奏會明顯慢半拍,不自覺的我們父子也會走的慢一點,街上的人走的慢,餐館里的人吃的慢,書店里看書的人更慢,慢里透著的一種恬靜和自在。
前些日子,我在榆林市的老城區住了兩天,老街上的人也是很慢,行動慢日頭慢,仿佛大家的時間都用不完,慢悠悠的買菜,慢悠悠的逛街,慢悠悠的運動,慢悠悠的說話,你會被這種氛圍感染,想多曬一會兒太陽,多發一會兒呆。時間是公平的,其實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公平的,我們已經從解決溫飽的時代邁入了全民小康的時代,生活的節奏必須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多年來我們都在拼命的往前沖,一切都要講究效率講究速度,你慢上一點,就會被飛速發展的時代拋棄。高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從經濟高速增長到降速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時代的選擇,是歷史的選擇,也是發展的必然。吃飽了才能講究吃好,吃飽的時候狼吞虎咽,吃好的時候就需要細嚼慢咽,更進一步需要我們講究儀式感,講究就餐環境、餐具、佐餐酒水等等,如果還停留在饕餮而食的舊觀念中,就會背離我們多年發展的追求和初衷。
我的兒子從小是個急性子,干啥都想爭個第一,我骨子里其實也一樣,可歲月和時間把自己的那點不服輸一往無前的勁頭都磨光了,我慢慢體會到了慢一點帶給自身的那種變化,所以我也想讓兒子也學會享受慢,用一輩子來找到自己的慢與快的平衡。吃飯慢一點、刷牙慢一點、上廁所慢一點、上下樓梯慢一點、關門慢一點等等,這種慢最大化的保護了他能夠少受傷害,遇到拐彎處停一停,與別人相向而行的時候側一側,和小朋友們運動的時候時刻注意不要拼命使勁,每天提醒,每次提醒,為的就是他能意識到慢能夠保護自己,保護好自己才有生活的其他可能。
慢是不是經濟的?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不能否認的是,慢的積累肯定是所有事物的基礎和必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民族沒有積淀就沒有未來,一片森林沒有陽光雨露的持久滋養是無法成材的,一個孩子沒有日積月累的學習和教育引導,很難成長為一個對家庭和社會有用的人,追求快,填鴨式的投喂和教育,爆炸式的增長,得到的結果是我們真的追求的嗎?從長久的發展來看,慢對于個人而言利大于弊。
快是不是一切事物的終極追求?宇宙的運行有其必然規律,自宇宙大爆炸以來,星體湮滅時刻在發生,而我們人類的發展與整個宇宙的誕生相比,短暫的不值得一提,即使我們拼盡全力去奔跑,至今也沒有脫離太陽系,更不要提遙遠的星空了。與宇宙中的很多天體相比,我們一直就處在慢的狀態,慢是我們的常態,慢應該成為我們遵循的基本規律。人類世界在運行中很多時候制定了限制的標準,比如車輛行駛速度、設備運行溫度、產能產量、勞動時間、增長速度等等,這些限定是硬杠杠,偶爾我們因為各種各樣不得以的理由會越過限定,但長時間越過限定去操作和發展,必然會導致不可逆轉的后果。設定限制標準,低于標準是發展的普遍規律,是大多數時候大多數人的常態,降低執行標準是我們很多人期望的,個人的期許與集體的發展總是有差距的,集體希望大家達到限定,更甚者希望超越限定,兩者之間的矛盾一直存在,以后也會一直存在??欤诺缴鐣l展的大局中來看,對集體和個人而言弊大于利。
快慢的平衡,需要集體和個人審慎選擇,確保利益的最大化。最近,我所在的公司在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討論,把快慢這件事放在安全生產中,能借鑒的地方很多,產量控制一點,運輸車輛開的慢一點,設備負荷輕一點,安全標準設定值高一點,工作壓力小一點,文化氛圍活躍一點,生活的舒適一點,把節奏放慢一點,安全生產的整個大環境就會變得更有內涵,礦井的安全和人的幸福生活就會融合的更加緊密,高質量發展就有了基礎和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請你慢一點,慢下來去感受身邊人的善良,感受家庭的歡聲笑語,感受孩子的點滴成長,感受光影的絢爛斑駁。前路漫漫,愿你我在沿途的風光中款步而行,找尋到屬于人生的真諦。



發布日期:2023-11-22
點擊量:1340 作者:劉波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