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清明,我獨坐在窗前,望著窗外的蒙蒙細雨,思緒萬千。很久以來總想著回去陪父母一起給爺爺奶奶上個墳,可是漂流在外的我不是因為工作就是因為各種瑣事,這個愿望沒有實現。“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個時節,這個情景讓我不禁想起那些已故的爺爺奶奶,想起曾經陪伴我們走過歲月長河的溫暖身影。閉上眼睛,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小村莊,回到了那個充滿歡聲笑語的老屋。
我的老家在陜西藍田的一個小村子,門前是108國道,背后是嶺,嶺上有個廟供奉的是女媧娘娘。我們村子就是傳說中“華胥國”。我的老家就在村子的西頭,距離公路不過五百米,交通方便。我家門前有一棵石榴樹,石榴花大紅鮮紅,就是結的石榴不大還酸。在我家西邊有一個大場,夏天曬麥子,麥稈堆積成不同形狀的麥稈堆,各家是各家的,空余的地方秋天曬棉花玉米等。這個大場是我和小伙伴們玩耍的重要場所,捉迷藏、跳繩、踢毽子、跳房子,歡聲笑語不斷。那些無憂無慮的時光,如今想起來,仿佛就在昨天。
老屋的廚房里,總是飄著飯菜的香味。奶奶忙碌的身影,在廚房里來回穿梭。奶奶是家里的“主廚”,奶奶不會炒菜,唯一會的就是用一個鐵皮做的小鐵勺,倒一點油,把蔥、門口水渠邊挖的野菜切碎放在小鐵勺里“爛”(炒)一下,然后倒入做好飯的大鍋里,撒上鹽,倒上醋,雖然簡單,但是一家人一人一碗,大口大口地吃著,那份滿足和幸福,如今想起來,依然讓人感動。
老屋里唯一的窯洞,那是爺爺和奶奶的住處。窯洞里一個大炕,炕連著窯門外的鍋臺,炕頭上有兩個木枕,一個長方形的是爺爺的枕頭,一個弧形的是奶奶的,在炕頭的臺子上放著爺爺的煙袋、老花眼、鬧鐘鏡、老黃歷等。每當夜幕降臨,爺爺總喜歡一邊看書一邊給我和弟弟講那些古老的故事。那些故事,讓我們懂得了善惡美丑,也讓我們明白了人生的真諦。
老屋雖然簡陋,但卻充滿了溫暖和歡樂。那些年在老屋里度過的時光,成為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記憶。如今,老屋的房子早已因為年久失修變成一片廢墟。窯洞也塌了,爺爺奶奶也離我而去。清明來臨,我想起他們,想起那些曾經的歲月。
迷迷糊糊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熟悉的老屋,回到了那個充滿歡聲笑語的時光。我知道,那些記憶將永遠陪伴著我,成為我人生中最溫暖的力量。我將這份思念,寄托在這蒙蒙的細雨中,愿它在清明時節,飄灑在爺爺奶奶的墳前。告訴他們,我想他們了。



發布日期:2024-04-02
點擊量:1206 作者:李紅艷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