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走進張家峁礦業智慧樓調度中心,仿佛置身于信息的海洋。一塊巨型電子屏幕,將各類智能化綜合管控指標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顯示屏前操作的工作人員一邊緊盯生產現場,一邊告訴記者,現在隨著公司智能化深度推進,僅一個智能化綜合管控平臺的子系統就可一鍵啟動800多臺生產設備, 從而實現了從原煤生產到商品煤自動化裝車的流水線作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 “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 政府十大工作任務之首。
如何鍛造礦業新質生產力?
張家峁礦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的新質生產力是以創新驅動為核心,通過構建統一的信息化應用系統,將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核心信息匯集整理,并建立智能分析模型,動態掌握安全生產態勢,銷售服務結算、物資消耗儲備 全業務全流程數據信息,實現對異常情況的自動預警和業務數據的智能聯動,達到業務高效協同,使得 資金合理使用、管理決策科學。自 ‘三網一平臺’數字化大成本體系 運行以來,公司裝車效率提高40% 以上,系統協同管控效能得到顯著增強。”
記者了解到,目前張家峁礦業公司已建成了涵蓋地質保障、采煤、掘進、主煤流運輸、通風、供電與供排水、安全監控、經營管理等13個場景的智能化系統,所有系統智能化作業占比80%以上。

該公司分管機電和智能化建設的副總經理李文俊告訴記者,他們堅持以智能科技為引領,按照系統智能化、智能系統化的思路,建成了“煤礦一張網”“數據一片云” “運營一大腦”“資源一視圖”和 “N個重點應用場景”的智能化體系。近年來,該公司實現從“采 煤”到“采數據”的轉變,通過布 局全面感知與高速傳輸網絡、建成覆蓋集團、股份和礦業公司的三級智能專網,實現5G、4G、Wi-Fi主 流通信井上井下全覆蓋,靈活鏈路負載、監測可視化運維管理,打通了“數暢其流”“數據共享”的信息 傳輸“高速公路”和“接口協議”; 利用“云大物移邊智聯”等前沿技 術和創新成果,結合實際場景應用,加快開展數據治理相關工作; 通過研究礦山工業互聯網平臺,建立了數據標準體系,涵蓋了公司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全部領域。
張家峁礦業在智能化建設過程中持續“向新而行”“向實發力”。 智能化裝備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升級 迭代,有效促進了煤礦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加速推進礦井“減人、換 人、替人”工作進程,煤礦由原來 的“人-機”二元架構升級為“物 理空間-數字空間-社會空間”三元 世界,生動地詮釋了煤礦數字智能 綠色三化協同模式與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路徑。
新能源的規模化快速發展為制造業綠色化轉型提供了保障,高端化升級、智能化改造為綠色化轉型打下更好基礎。
張家峁礦業持續開展煤炭資源 智能-綠色-高效開發,深度挖掘生 態智能監測-預警-修復技術體系, 腳踏實地 篤行致遠研發構建煤炭柔性生產與清潔低碳利用三化協同發展模式,培育形成煤炭新質生產力,主導傳統煤炭產業深度轉型,為煤炭工業整體形象帶來根 本性變革提升。
“數智化技術對于綠色化發展具有放大疊加、聚合倍增效應。張家峁礦業抓住數智化技術這個關鍵,建立綠色發展科技支撐體系, 就有望不斷延伸數智化技術在傳統煤炭產業實現高新技術創新、產業賦能升級、生態協同融合方面的應用寬度和廣度;打通傳統煤炭產業與綠色化技術通道,有助于加快推動綠色技術、綠色工藝在煤炭產業發展各環節的應用,推動數智化煤礦實現綠色發展、持續發展、健康發展。”張建安表示。



發布日期:2024-04-17
點擊量:1529 作者:韓培強 徐永剛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