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把創新創效作為促進礦井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堅持從人才培養、全員雙創、科技賦能方面下大力氣,只爭朝夕、砥礪奮進,讓“創新因子”閃閃發光,持續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讓人才成為創新鏈的鏈主
強企之道,要在育人。近年來,公司持續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機制、暢通技能人才培養通道,積極為技能人才架梯子、搭臺子、鋪路子,通過組織開展勞動競賽、技術比武、技術創新等活動,全鏈條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讓更多的技能人才脫穎而出、競相出彩,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聚才賦能。
公司實施“百人能力提升工程”,按照“11N”人才培養模式,實現1+1>2的培養效果,累計115人參與培訓,眾多參訓人員走上管理崗位,實現人才與企業發展的雙向奔赴。
近年來,公司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工作,圍繞職工隊伍建設和企業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積極搭建平臺、激發活力,挖掘職工創新技能、發明本領、技術妙招,培養職工成為創新成果轉化的核心競爭力。
與此同時,公司開拓思路、創新舉措,堅持“識才、用才、育才”并舉,通過管理崗位競聘、班組長公推公選、副隊長競選等方式,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梯隊,為公司創新改革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讓全員雙創驅動高質量發展
前不久,在中國職工技術協會公布的2023年度煤炭系統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評審結果中,張家峁礦業公司共有34項成果獲獎,其中特等獎4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11項。
這些獲獎成果涵蓋了煤礦機電運輸的日常設備檢修、維護、運行等多個領域,充分展示了該公司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實力和成果。
近年來,公司繪好“雙創”路線圖,立足重點項目技術改造、優化工藝流程、破解生產難題、實現節能減排、減輕勞動強度等方面,按照月考核、季評審、年總評的激勵模式,推動“五小”創新、“三小一練”、專利發明等群眾性創新活動廣泛深入開展。
近年來,累計完成“雙創”成果7167項,其中,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成果3325項、創意金點子2918條,制作各種創新成果模型536個,完成科技項目118余項,專利152項,經濟創效值11億元……
讓科研賦能數智升級
近三年,公司完成重大科研項目二十多項,獲省部級以上榮譽13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各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10項科研項目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6項科研項目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連續2年獲得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突破了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的新紀錄。
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數字孿生……近年來,該公司全力推動煤礦智能化建設,推行“172”科技制度化管理模式,多措并舉、綜合施策,推動智能化建設由單系統向智能系統轉變。
公司按照“煤礦一張網”“數據一片云”“運營一大腦”“資源一視圖”的架構布局,推進新型數據中心建設。建設“創新煤礦、融智煤礦、生態煤礦”智慧煤礦,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整、安全穩定、管控有效、服務全面的智能運行體系。
堅持科技賦能,在智能采煤、智能掘進、煤礦井下無人駕駛、機器人研發等方面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目前,公司建設的無人駕駛網絡環境,實現油電兩類車輛安全區域無人駕駛入井,機器人實現煤礦巡檢、作業多場景全覆蓋。



發布日期:2024-07-15
點擊量:1294 作者:高小艷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