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公司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和成本管控的理念,堅持從小處著手,從細處籌劃,從點滴抓起,推行全面預算,大力開展修舊利廢、材料回收等工作,嚴控各類費用支出,撥響降本“金算盤”,實現增效“大提升”。

精準預算鑄就成本控制利器
在材料費用管控方面,公司采取了創新的成本控制策略,依托“雙十體系”和具有公司特色的“56811”體系,形成了獨特的“43-85”體系成本管理新模式。這一模式涵蓋了橫向的43個成本要素和縱向的85個現場生產單元,實現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成本管控。同時嚴格執行降本增效長效機制工作清單,該清單涉及十二個部室,包含38大項、78小項具體措施,確保材料費用的精細化管理,達到了目標明確、進度可控、成效顯著的成本控制目標。

精細修復打造物資循環法寶
走進機修工區,錘聲叮咚的場景中,維修工人們忙碌于廢舊物資的拆解與重組,這不僅是對物資的再利用,更是對效益的深度挖掘。李強等維修工人的巧匠之手,12臺局部通風機、49個頂板離層儀以及6個電纜連接器等廢舊物資,經過精心修復“煥發新生”,累計修復物資總額達100.25萬元。
“能修的就修,實在不能修的,我們就把配件拆下來,用在其它方面,一顆小螺絲釘、螺絲帽都不浪費,用實際行動踐行‘過緊日子’思想。”公司機修車間負責人聶煒煒說道。
精確回收打造物資復用基石
為實現物資的高效回收與再利用,公司對物資使用情況進行全面梳理,根據生產實際情況,精心制定材料回收計劃及考核指標,安排專職材料跟蹤員進行現場監督,并建立詳盡的回收臺賬,確保回收工作有據可查。據統計,8月份,工區回收材料種類達14種,平均回收率高達95%,材料回收率實現質的飛躍。
同時,公司緊抓材料成本管控,堅決把好材料“復用關”。秉承“有舊不領新”的原則,對回收的材料和修舊利廢的物資進行精細化梳理,通過試驗和定期檢查維護,確保復用物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8月份,各工區及外委單位共復用材料11項,共計節約資金約252.36萬元。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物資的周轉率,而且將節支增效的理念深入貫徹到安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道工序中。公司上下形成了節支降耗的濃厚氛圍,為推動可持續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



發布日期:2024-10-09
點擊量:1354 作者:劉小宇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