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當秋風再次吹過大地,我們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雙九相疊,寓意長久長壽,這個節日自古以來便承載著人們對健康長壽的美好祈愿。
重陽節的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期,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唐代以后。據史料記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到了唐代,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節日,其習俗也逐漸豐富起來,包括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這些習俗不僅體現了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也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登高是重陽節最為人熟知的習俗之一。金秋九月,天高氣爽,人們紛紛登上高山或高樓,遠眺美景,心曠神怡。這一習俗不僅有助于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還能讓人們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蓬勃與活力。同時,登高也寓意著步步高升,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期盼。
插茱萸是重陽節的另一項重要習俗。茱萸是一種具有濃郁香味的植物,民間認為九月初九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因此人們喜歡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此外,茱萸還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因此,插茱萸不僅體現了人們對吉祥安康的祈愿,也反映了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
除了登高和插茱萸外,重陽節還有飲菊花酒的習俗。菊花是秋天的象征,其傲霜斗寒的品格深受人們喜愛。菊花酒是用菊花釀制而成,具有清香爽口、提神醒腦的功效。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會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品嘗菊花酒,共賞菊花美景,享受秋天的寧靜與美好。
重陽節還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之一。在這一天,人們會回到家鄉,祭祖掃墓,表達對祖先的敬仰和懷念之情。祭祖習俗不僅有助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還能增強人們的家族觀念和歸屬感。
如今的重陽節,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更是一個弘揚敬老愛老精神的重要日子。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要更加關心關愛老年人,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懷。
九九重陽,情滿金秋。在這個美好的節日里,讓我們共同祝愿所有的老年人都健康長壽、幸福安康!同時,也讓我們銘記重陽節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和美好寓意,將這份美好傳遞給更多的人。



發布日期:2024-10-12
點擊量:972 作者:張登舉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