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陜北的冬天以一種獨特而深沉的姿態,緩緩鋪展開來。這里,沒有了春的生機盎然、夏的熱情奔放、秋的豐收喜悅,卻獨有一份靜謐、冷峻與壯美,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幅素雅的水墨畫卷。
陜北的冬天,山川河流也換了模樣。連綿的山巒褪去了往日的青蔥,被一層枯黃的野草所覆蓋,像是穿上了一件破舊的毛衣,在寒風中堅守著。河流不再奔騰喧囂,而是變得遲緩凝重,有的河段甚至結成了厚厚的冰,冰面像一面巨大的鏡子,倒映著天空和兩岸蕭索的景色。然而,正是這份蒼涼與悲壯,鑄就了陜北冬天獨有的韻味。
在這片土地上,窯洞成為了冬日里溫暖的港灣。家家戶戶的窯洞內,紅彤彤的爐火正旺,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講述著古老的故事,那些故事像火種一樣,在寒冷的冬天里傳遞著溫暖和希望。孩子們不顧寒冷,在院子里嬉笑玩耍,臉蛋凍得紅撲撲的,他們的笑聲像是冬天里最動聽的音符,給這冷峻的季節增添了無限生機。老人們則圍爐而坐,談笑風生,旱煙的煙霧在窯洞內繚繞,勾勒出一幅幅溫馨而和諧的畫面。
陜北的冬天,也是美食的盛宴。殺豬菜和燉羊肉堪稱一絕。殺豬菜那濃郁的香味彌漫在農舍里,新鮮的豬肉與自家腌制的酸菜在大鍋里燉煮,每一口都是生活的滋味,是農家人對一年辛勤勞作的犒賞。燉羊肉更是有著獨特的魅力,陜北的羊肉肉質鮮嫩,毫無膻味,在滾燙的鍋里燉煮著,加上簡單的調料,那醇厚的香氣就飄散開來,讓人垂涎欲滴。在寒冷的冬天里,吃一碗熱氣騰騰的燉羊肉,仿佛全身的血液都被點燃,寒冷被驅散得無影無蹤。
陜北的冬天,還是民俗活動的盛宴。過了冬至,就開始準備過年的事兒。先是祭灶,送灶王爺上天。家家戶戶會在灶臺上擺上糖瓜,讓灶王爺吃得甜甜蜜蜜,上天言好事。這一天,家里的娃娃們可高興壞了,眼巴巴地等著吃糖瓜。到了臘月二十三往后,就開始掃塵,全家老小齊動手,把窯洞從上到下打掃得干干凈凈,迎接新的一年,接著就是寫春聯、貼春聯,村里有文化的人就會被請去寫春聯,大家拿著紅紙,排著隊,等著那一幅幅充滿祝福的春聯。到了年三十兒,那才是最熱鬧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吃完飯后,就等著守歲。娃娃們熬不住,早早就睡了,大人們就圍著火堆,嗑著瓜子,說著吉利話,等待新的一年的到來。
陜北的冬天,是一首無言的詩,是一幅淡雅的畫,更是一段難忘的記憶。它用獨特的方式,詮釋著生命的堅韌與寧靜,讓人們在寒冷中感受到溫暖,在寂靜中尋找到力量。每當回想起這段時光,心中總會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動與懷念,那是關于陜北,關于冬天,關于生活最真摯的情感。在這片黃土地上,冬天雖然寒冷而漫長,但陜北人民用他們的智慧與勤勞,將這份寒冷轉化為一種獨特的溫馨與美好,讓陜北的冬天充滿了別樣的魅力與溫情。



發布日期:2024-12-26
點擊量:895 作者:童玲琳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