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的腳步漸行漸近,空氣中彌漫著喜慶的氣息,離除夕夜只剩不到半月的時間了。每當夜幕降臨,城市里偶爾傳來的煙花聲,總能瞬間打破寧靜,吸引大家的好奇,也讓我不禁陷入對往昔歲月的深深回憶。
80年代的我,對新年放鞭炮的記憶刻骨銘心。那時候,盡管家里的條件并不寬裕,但父母親總會盡可能地買上一些鞭炮,為我們的春節增添歡樂。每年春節前的一個多月,父母就會開始準備,買上2串3串的小鞭炮,以及1到2個大鞭炮,對于我們姐弟三人來說,是無比珍貴的。
那一串串大約有100響的小鞭炮,其中一串會被特意保留,用于正月里村里秧歌隊鬧秧歌時增添喜慶,而其他的則成了我們姐弟三人平日里的小樂趣。這些鞭炮不僅承載著我們對春節的期盼,更是我們童年歡樂的象征。每當回憶起那些時光,心中總是充滿了溫暖和喜悅。
平日里,母親會小心翼翼地將小鞭炮藏在家里的某個角落,確保它們的安全。每當準備放鞭炮的時候,母親才會把它們拿出來,提前放在炕角的炕席下以防潮,或者放在室外凍著,因為這樣做可以使鞭炮的聲音更加清脆。盡管如此,母親還是嚴格控制著我們放鞭炮的數量,每次只肯給我們分發5個左右,她總是擔心我們會因為忍不住一次性放完,而導致春節前就沒有鞭炮可放了。
弟弟作為家里的男子漢,膽子比我和妹妹大得多。他總是自信地將小小的鞭炮拿在左手上,右手拿著那時特有的黑色點火棒,勇敢地將引線點燃,使勁一扔。伴隨著“啪”的一聲脆響,身邊的小伙伴們都瞪大了眼睛,投來羨慕的目光。弟弟在大家的贊美聲中,越發得意,仿佛他是那個小小的英雄。
而我與妹妹則膽小得多,生怕鞭炮炸傷手,所以我們總是小心翼翼地將鞭炮安置在墻壁的石縫里,把點火棒插在玉米稈上,遠遠地將其點燃,迅速跑開。隨著時間的推移,墻壁上的那個縫隙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仿佛是我們童年成長的見證。盡管如此,我們仍然玩得不亦樂乎,總是在母親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找尋鞭炮的身影,盡情地享受這份簡單的快樂。然而,這種快樂往往伴隨著母親的責罵和一頓“媽媽牌挨打”。
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已經沒有了小時候的那種激情去放鞭炮。現在,更多的是陪伴自己的孩子,去感受新年的氣氛。然而,那段關于放鞭炮的回憶,卻始終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中,成為我們童年時光里最美好的回憶。每當春節來臨,我們總會不禁想起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歲月如梭,時光荏苒,那些關于鞭炮的童年記憶,仿佛就在昨天。那響亮的鞭炮聲,不僅是我們童年的歡樂,更是我們對家的眷戀,對父母的感激。盡管現在的生活越來越現代化,但那些傳統的記憶依然讓我們感到溫暖。或許,這就是春節的魅力,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初心,始終保留那份純真的快樂。



發布日期:2025-01-22
點擊量:789 作者:劉粉艷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