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韓城老城人潮涌動、熱鬧非凡。我特意避開熙熙攘攘的人群,帶著從南方來的外甥——可愛的“小土豆”,開啟了一場獨特的文化之旅,目的地是司馬遷祠。
司馬遷祠位于百尺高崗之上,青磚灰瓦的建筑在新春暖陽的映照下,顯得古樸莊重。層層疊疊的建筑,仿佛在呼應著“史圣故里,風追司馬”的千古余韻。
穿過古樸精致的芝秀橋,朱漆斑駁的祠門便出現在眼前。門檻石階已被歲月磨得發亮,祠內古木參天,祠宇莊嚴,這景象瞬間將我帶入風云變幻的歷史長河之中。司馬遷是偉大的史學家,他憑借堅韌的意志,用如椽巨筆著成《史記》。這部史學巨著被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記載了從上古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太初四年長達三千多年的歷史,其中蘊含著無數寶貴的人生智慧和道德準則,至今依然熠熠生輝,宛如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漫步祠內,女兒和外甥畢竟年少,對導游阿姨的講解興趣缺缺。他們只顧忙著和古裝NPC合影拍照。我則樂得清閑,在各個景點和展室游覽起來。在這里,我看到了《史記》中那些發人深省的故事。孫叔敖,楚國名相。他幼時就有斬殺雙頭蛇為他人著想的美德,后來成為宰相,留下“三患三利”的故事。他善良正直、廉潔奉公、一心為民,施教導民,使楚國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奸邪,盜賊不起。在當今社會,我們面臨諸多誘惑,若能像孫叔敖一樣從小事做起,堅守道德底線,不為私利所惑,始終以正直善良為導向,定能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廉潔自律,收獲內心的寧靜與滿足。
接著看到的是晏子的故事。晏子身為齊國三朝元老、宰相,卻食不重肉、妾不衣帛,過著儉樸的生活,家中婢女無一人穿絲綢衣服,每頓飯菜從無兩道肉菜。他深知“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明白執政者的行為對百姓影響深遠。他以身作則,以節儉為美德引導百姓,不沉溺于奢華享受。春節期間,人們沉浸在歡樂喜慶的氛圍中,聚會宴請不斷。此時,我們更應從晏子的故事中汲取力量。要知道,廉潔自律不只是口號,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社會責任。我們的言行不僅關乎自身品德修養,還可能影響身邊之人。在享受節日歡樂的同時,要時刻提醒自己不鋪張浪費、不追求虛榮,以實際行動踐行廉潔自律,為社會樹立良好榜樣。
這個春節沒看賀歲片,卻在司馬遷祠看了場更精彩的人間大戲。先人們用一生寫就的故事,原來比任何新年計劃都更激勵人心——當我們觸摸著祠堂磚瓦上的歲月紋路時,何嘗不是在續寫屬于這個時代的“清廉列傳”呢?



發布日期:2025-02-20
點擊量:938 作者:李斌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