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春季雨水增多給礦井防治水帶來的壓力,地質防治水部嚴格落實煤礦防治水主體責任,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有的放矢,精準施策,以實現水害“零事故”為目標,通過開展隱患排查、技術監測等舉措,筑牢礦井安全堤壩,緊守安全生產底線。
精準測量零誤差 嚴控掘進“生命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放線過程中的細小偏差都會影響掘進的方向偏離。在各掘進工區放線期間,為保證巷道掘進符合設計要求,測量小組嚴格按照工程設計布設巷道掘進的中腰線,在井下現場的第一步便是檢核導線點成果,確保坐標系統準確和可靠。在放線過程中,每一位成員嚴格按照標準作業流程對儀器和棱鏡進行對中整平,并詳細記錄觀測成果,保證觀測成果正確和有跡可循。在放線的最后步驟,主測人員根據觀測成果計算中腰線標定數據并進行驗算,指導前視順利完成中腰線的標定工作。
定向鉆探千米穿層 精準護航巷道安全。該中心深入貫徹落實"預測預報、有掘必探"的防治水原則,創新構建"鉆探+物探"雙驗證體系,通過"一孔多分支"定向鉆探技術實現采空區積水精準疏放,成功達到"零積水"標準。在超前探測工作中,采用千米級定向鉆機實施"長探長掘"作業模式,充分利用千米級定向鉆機在鉆探方面的優勢,有效縮短探放水硐室的施工周期,降低鉆機搬遷及面層轉換的成本,并靈活規劃鉆場位置,以增加允許的掘進距離,此外,通過實施隨鉆測量技術,實時監控鉆孔軌跡,防止鉆孔偏離預定設計軌跡,從而避免可能引發的安全風險。
精準培訓強技能 嚴把防治“素質關”。該中心將人員素質提升視為礦井探放水治理的關鍵支撐,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什么”的原則,精心制定培訓計劃和方案。重點聚焦于煤礦老空水防治技術、水文地質條件繪制、定向鉆探、承壓水防治、地質構造綜合探測等方面,全面強化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業務技能,為礦井防治水治理管控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進而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此外,各業務主管通過參與區隊班前會、深入井下現場等途徑,詳細了解各隊防治水的具體情況,收集異常信息,并提出優化措施。



發布日期:2025-04-09
點擊量:950 作者:鄭旭春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