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這些設備破破爛爛的還能再用嗎?換新的多好”“可別小瞧它們,在咱們公司,沒有絕對的廢料,只有沒放對位置的材料,這些經過維修改造,可都能重新‘上崗’發揮大作用!”
近日,在機運工區修舊利廢工作現場,職工開少鵬好奇地詢問,師傅李建勛笑著給出了答案。這樣的對話,正是機運工區積極開展修舊利廢工作的真實寫照。
一季度以來,機運工區以陜煤集團“四種經營理念”為指引,聚焦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修舊利廢、小改小革雙輪驅動,累計節約成本170930元,為礦井精益管理再添新動能。
創新驅動:廢舊物資變身“增效利器”
給舊設備、舊物資“改造”出謀劃策,可以創造無數經濟效益。該工區利用現有的廢舊物資成功加工了滅火器架子、一道清掃器固定架、跑偏傳感器等。這些原價上千塊的物件,大伙兒動動手就能加工成功。
工區組建了“黨員+技術骨干”創新團隊,構建“立項攻關-現場驗證-推廣應用”創新鏈,利用報廢角鋼焊接改造模塊化滅火器架,實現滅火器快速定位存取,制作18組節約采購成本2850元;設計可伸縮式調偏架立棍,通過廢舊無縫鋼管加工改制23套,解決皮帶跑偏難題,節支5.8萬元。
提質增效:小改小革激發“源頭活水”
工區推行“三精”管理模式,精細診斷、精準維修、精益復用。對磨損嚴重的皮帶清掃器皮子實施“分段更換+反向安裝”工藝,單組使用壽命提升3倍,33組節約材料費10.14萬元。
在修舊利廢過程中,層層把關,嚴抓維修過程與質量。嚴格把控回收分揀流程,對回收上來的開關架子、小型變壓器、跑偏傳感器等設備,依次經過細致檢查、專業維修以及嚴格實驗等環節,使這些設備能重新煥發生機,再次投入使用。依據物資復用性質、回收安全和難易程度,明確物資回收率,建立專項回收臺賬,全力確保回收率達標。

理念傳遞:全員創客培育“創新沃土”
修舊利廢工作的持續推進,離不開每一位職工的積極參與,機運工區引導職工從細微處算好經濟賬,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
舉辦“節能金點子”征集活動,鼓勵職工結合崗位實際,提出創新性的節能建議和修舊利廢方法,降低了能耗,節省了資金。通過強化管理,在材料計劃審批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研究,結合生產進度精準規劃,杜絕超額領料,及時糾正浪費行為,形成交舊領新閉環管理,確保每一份材料都物盡其用,每一項支出都精打細算。充分發揮內部資源優勢,鼓勵和引導電工、鉗工積極參與,修舊利廢的范圍從傳統的設備配件,逐步延伸到各類工器具,實現從“大處著眼”到“小處著手”的全面覆蓋。



發布日期:2025-04-15
點擊量:651 作者:賈艷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