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進二工區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和精細化管理,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成功用“緊日子”過出了“好日子”,為工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技術革新:“緊”出創新活力
掘進二工區深知技術創新是降本增效的關鍵。面對井下掘進作業中電纜隨綜掘機移動易磨損、漏電的難題,工區技術骨干主動請纓,成立攻關小組。他們扎根井下工作面,反復觀察、測量、研討,最終不僅有效消除了安全隱患,還大大降低了電纜更換頻率,節約了材料成本。此外,針對快速掘進工作面自移機尾裝置,工區從安全經濟角度出發,進行優化設計。將皮帶過橋、壓風供水自救裝置、工具箱、隔爆裝置集成于自移機尾,實現跟機前移。這一改進不僅提升了工作安全性,還減少了人工搬運設備的工作量,極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掘進效率。
設備管理:“緊”出運行效益
設備是掘進生產的核心,設備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成本與效率。工區建立了完善的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從設備選型、采購、使用、維護到報廢,每個環節都嚴格把控。在設備選型上,充分考慮性價比與適用性,優先選擇節能高效、維護量小的設備。不僅提高了節能效益,減少了環境污染,還降低了設備故障率。

在設備日常維護中,工區推行預防性維護策略,利用智能化監測系統實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提前發現潛在故障隱患,及時安排維修。同時,加強設備操作人員培訓,規范操作流程,杜絕因操作不當導致的設備損壞。通過這些措施,設備的使用壽命明顯延長,維修費用大幅降低。
材料管控:“緊”出資源價值
材料成本在掘進生產中占比重大,工區在材料管控上狠下功夫。建立材料領用臺賬,詳細記錄每一筆材料的使用情況,做到 “賬物相符、去向清晰”。實行材料定額管理,根據掘進任務量和施工工藝,科學制定材料消耗定額,嚴格控制材料發放。對于超出定額的領用,必須經嚴格審批,并分析原因,制定改進措施。
同時,工區大力開展回收復用、修舊利廢工作。設立專門的廢舊物資回收點,對井下回撤的錨桿、錨索、托盤、電纜等物資進行分類回收、修復再利用。曾經被當作廢品丟棄的廢舊錨桿,經過修復后重新投入使用;損壞的設備零部件,經過維修人員的巧手,再次“上崗”發揮作用。
人員培養:“緊”出團隊效能
工區注重人才培養,提升團隊整體素質。規范學習培訓制度,通過“每日一題”“每周一事故案例”“每月一考”“崗位雙述”考核等方式,不斷提升職工的專業技能與安全意識。
在工資分配上,實行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圍繞進尺任務、工程質量、改革創新等進行考核打分,激勵全員奮斗實干。職工們為了提高收入,主動提升工作效率,保證工程質量,積極參與創新創效活動。同時,工區還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關心職工生活。針對3016工作面出現低濃度硫化氫氣體,為職工增發防護用品,設置醫療箱,讓職工感受到工區的關懷,從而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
在“過緊日子”思想的指引下,掘進二工區在技術創新、設備管理、材料管控、人員培養等方面多點發力,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提升了團隊的凝聚力與戰斗力。未來,掘進二工區將繼續秉持這一理念,不斷探索創新,為公司的發展創造更多價值,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發布日期:2025-06-05
點擊量:547 作者:李卓越、高軍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