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米井下,幽暗深邃的巷道中,只要提起盧廣會這個名字,工友們的臉上總會浮現出由衷的敬佩與信賴。這位操著一口河北口音的液壓支架技師,以二十年如一日的執著堅守,在千米井下的地心深處,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璀璨篇章。
鋼鐵叢林里的“馴架高手”
在普通人眼中,液壓支架如同笨拙的鋼鐵巨獸,龐大而難以馴服。然而,在綜采二工區液壓支架工盧廣會的巧手下,這些冰冷的鋼鐵卻變得溫順乖巧。
每當煤機轉動時,他時而俯身貼近支架,全神貫注地觀察每一處細節;時而身形矯健,在設備間靈活穿梭,那微微佝僂的身影,在飛揚的煤塵中勾勒出堅定而有力的軌跡。經他調試的液壓支架,整齊劃一地排列著,宛如天安門廣場上等待檢閱的士兵,從工作面的機頭到機尾,一眼望去筆直如線。工友們常感嘆:“盧師傅的雙手仿佛被賦予了神奇的魔力,能讓這些‘鋼鐵巨獸’們聽從指揮,乖乖就范。”
巷道深處的“暖心守護者”
寒來暑往,年復一年,在井下八小時的工作時光里,盧廣會始終如一位忠誠的衛士,精心編織著安全生產的防護網。
每當發現年輕工友因疲憊而犯困時,他總會像慈愛的長輩一般,輕輕拍拍對方的肩膀,語重心長地叮囑:“小王啊,在井下可不能打盹,安全第一!”。遇到技術難題,他又化身嚴謹細致的導師,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望聞問切”的檢修絕技傾囊相授。他那帶著濃濃河北口音的話語中飽含的關切之情,溫暖著每一位工友的心,比任何說教都更具感染力。
煤海深處的“活力之星”
年近五旬的盧廣會,身上卻散發著與年齡不符的蓬勃朝氣。檢修設備時,他是一絲不茍、技藝精湛的“妙手神醫”,專注于每一個零部件,不放過任何細微的隱患;工作閑暇之余,他又秒變“幽默達人”,用帶著鄉音的俏皮話和生動有趣的故事,驅散大家一天的疲憊與困乏。
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支架要排成直線,日子要過成彩虹。”正是這份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讓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出獨特而耀眼的光芒。
二十多年的時間,盧廣會培養出十幾位優秀的液壓支架工,成功處理過上千次的設備故障。這些數字的背后,是一位普通礦工用辛勤的汗水、無私的奉獻和不懈的堅持,澆灌出的匠心人生。在液壓支架林立的鋼鐵叢林中,盧廣會以精湛的專業技能與熾熱的工作熱忱,奏響了新時代張家峁礦工最動人的奮斗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