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征文||賡續紅色血脈 智繪礦山新篇
七月的驕陽似火,映照著公司的每一寸土地。公司的每一步發展都鐫刻著紅色基因的傳承,每一頁都書寫著奮斗精神的延續。
2006年的塞北,寒風如刀,黃沙漫天。一群懷揣能源報國夢想的陜煤人,在這片貧瘠卻蘊藏著烏金寶藏的土地上扎下了根。沒有像樣的辦公房,黨員干部就帶頭在臨時工棚里支起木板當書桌;沒有成熟的施工方案,老工程師們帶著青年技術員在酷熱的三伏天里手繪圖紙;陜北的沙塵吹不滅張家峁人的斗志有人凍傷了耳朵,有人磨破了手掌,卻沒有一個人退縮。"當年紅軍爬雪山過草地靠的是信念,我們建礦山憑的就是這股子不服輸的勁兒!" 這句樸實的話,道出了張家峁人最初的堅守。正是這股紅色力量,讓公司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逐步成長為千萬噸級現代化礦井。
財務黨支部聯合生產、機電等部門,將紅色基因注入數字化轉型的每一個環節。創造性地構建" 體系成本 "管控模式,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管理效能。記得推廣RFID資產管理系統時,井下潮濕多塵的環境導致設備識別信號不穩定,資產管理員帶著設備連續一周下井測試,在700米深的巷道里反復調整頻率參數。最終,我們為礦井所有設備建立起" 電子身份證 ",資產盤點時間從15天壓縮到4小時,年度資產損耗率下降18%。老會計們放下算盤拿起平板電腦的那一刻,臉上綻放的不僅是技術迭代的喜悅,更是傳統與創新碰撞出的時代驕傲。把每個數據算準、每臺設備管好、每道工序做精。每個操作環節都有黨員把關,每個技術難題都有黨員帶頭攻關,這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是紅色血脈在新時代的鮮活延續。
從紙質賬本到云端管控,從塵土飛揚到綠意盎然。站在新起點上,張家峁人將繼續把紅色基因轉化為創新動能,讓智慧之光照亮烏金之路。
上一篇:“百人能力提升工程”新質提升班||這一天,我們再出發 2025-07-10
下一篇:跨越時空的對話2025-07-07



發布日期:2025-07-07
點擊量:456 作者:吳婷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