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是我來到“百人能力提升”新質培訓班的第三天。每日破曉時分的三公里奔跑,是大美石窯給我們每位學員的獨特晨禮。山野的風先一步喚醒感官,帶著黃土氣息的涼意掠過耳畔。當汗水浸濕衣背,那種通透的感覺特別舒服,仿佛為一整天的學習拉開了完美的序幕,讓我在接下來的課堂上更能集中精神,保持清醒。
不知不覺中,筆記本上已經寫了兩頁密密麻麻的字,里面既有理論知識的指引,也有案例帶來的啟發。大美石窯的墻,好像不只是圈出了一塊地方,更圈住了一段能讓人沉下心來的時光。每個清晨的奔跑和學習,都像養分一樣,滋養著我慢慢成長。
今天,有一場特別的演講與口才培訓課,氣氛特別熱烈。第三屆中國金話筒金獎獲得者、中國視協主持人委員會副會長殷亞敏老師來給我們上課,帶來了一場既實用又有指導意義的“表達盛宴”。
這堂課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樣,殷老師沒有堆砌一堆理論,而是圍繞“練習快、見效快”,把復雜的口才技巧拆成了一個個簡單易懂的“小方法”。他從演講的“膽、聲、情、識”這四個痛點入手,講的全是干貨。比如能讓聲音變好聽的“耳語練聲法”,克服緊張的“三定練膽法”——笑定能讓人看起來舒展自信,眼定能穩住氣場,站定能讓人挺拔從容。還有理清表達邏輯的“四說結構法”,以及打動人心的“真誠法則”。每個知識點,殷老師都帶著我們現場演示、互動練習。他講得一點都不生硬,還手把手地教我們,讓我在親身體驗中輕松就掌握了要領,心里那種“原來我也能做到”的底氣,不知不覺就足了起來。
以前我一上臺就特別緊張,總怕忘詞,手心直冒汗。但今天試了殷老師教的“三定”技巧,真的有效果,緊張感少了很多!殷老師總說,口才的核心不是“能說會道”,而是“養成習慣、清晰傳遞、有效溝通”。不管是職場匯報、日常交流還是公開演講,關鍵是要找準目標、聚焦對象、傳遞價值,這才是最重要的。
課程快結束的時候,殷亞敏老師鼓勵我們:“簡單練到極致就是絕招,天才就是重復最多的人”。他還說,要不斷練習,“百煉成鋼”才能提高演講能力,只有把今天學到的方法用到平時,才能讓表達真正為自己加分。我和其他學員一樣,都覺得這堂課不僅學到了實用技巧,還打破了“口才靠天賦”的想法,找到了提升表達能力的清晰路徑。
最后,我想把這堂課程的內容分享給家人、朋友和同事,讓我們一起在實踐中鍛煉溝通能力。這場培訓課,不僅讓我對表達有了新的認識,更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顆持續成長的種子。



發布日期:2025-07-12
點擊量:597 作者:朱濤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