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煤礦工程管理領域,礦建安裝工程預結算管理是把控項目成本、保障工程質量的關鍵環節,其廉潔與否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濟利益和行業風氣。近年來,規劃發展部聚焦礦建安裝預結算管理中的廉政風險點,從圖紙設計、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到結算審核,全流程扎緊制度籠子,推動廉潔自律理念落地生根,為礦建工程高質量推進提供了堅實保障。
圖紙設計階段:斬斷利益鏈條,堅守公平底線
圖紙設計作為工程的源頭環節,其科學性與公正性直接影響后續采購環節的廉潔性。以往,部分項目在設計階段存在指定單一廠家產品或特殊規格產品的現象。這不僅壓縮了采購議價空間,更易滋生腐敗風險。
為破解這一難題,公司從制度層面發力,堅決杜絕材料品牌指定行為。一方面,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制定詳細的材料選用標準,明確要求優先選用市場通用規格產品,避開獨家生產或壟斷經營的特殊型號,確保采購過程中具備充分的市場競爭條件。另一方面,在設計合同中明確禁止指定單一廠家的條款,將設計單位的廉潔責任納入考核體系,對違規行為實行 “一票否決”。
預算編制階段:跳出閉門造車,實現精準施策
預算編制是預結算管理的核心環節,傳統模式下 “按圖紙和定額閉門算量” 的做法,往往因忽略地質條件、運輸成本等實際因素,導致預算與施工實際嚴重脫節,為后續結算爭議埋下隱患,甚至成為個別人虛報冒領的 “漏洞”。
對此,規劃發展部創新推行 “施工邏輯導向” 的預算編制方法。在土方工程預算中,除依據圖紙計算工程量外,專業人員深入現場勘察地質情況,結合運輸距離、道路條件等因素,精準測算土方開挖、運輸的實際成本;在鋼結構安裝預算中,將特種機械租賃、高空作業防護等隱性費用納入子目,從源頭上避免漏項缺項。
同時,建立彈性預算機制,針對主材價格波動大的特點,制定動態調差機制,每月根據市場行情調整預算金額;對圖紙不完善的部分預留暫定金額,待設計明確后再進行精準核算;對于新型工藝,組織技術人員實地調研施工成本,確保預算編制貼合實際。“科學的預算編制讓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少了很多扯皮,也從根本上杜絕了虛報費用的可能。” 規劃發展部負責人表示。
預算執行階段:打破僵化思維,兼顧效率與質量
預算執行過程中,甲方與乙方的博弈時常出現:乙方申請現場變更簽證時,甲方為控制預算往往無理由直接駁回,導致工期延誤或工程質量下降。這種“超支就卡”的僵化模式,既不利于工程順利推進,也容易引發廉政風險。
為破解這一矛盾,規劃發展部建立了變更預審機制,由甲方、設計方、監理方組成聯合審核小組,定期對乙方提交的變更申請進行論證,從技術必要性、經濟合理性等方面評估變更的可行性,形成書面審核意見。對于確需變更的項目,及時調整預算;對于不合理的變更,向乙方說明理由,避免盲目審批或一味否決。
結算審核階段:摒棄數字博弈,堅守客觀公正
結算審核是預結算管理的最后一環,傳統以審減率為指標的考核方式,導致審核人員過度核減合理費用,引發乙方申訴,結算周期被拉長,甚至出現 “暗箱操作”。
為扭轉這一局面,規劃發展部樹立 “證據鏈優先” 的審核理念,將簽證單、驗收單、采購憑證等原始資料作為結算依據,對爭議費用嚴格按照合同條款、調差機制進行核算,用事實數據替代數字博弈。同時,制定結算效率獎罰機制,將結算完成時限、準確率等指標納入審核人員的績效考核,對提前完成且無爭議的給予獎勵,對拖延結算或出現失誤的進行問責。
“現在審核人員更關注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我們提交的結算材料只要符合要求,很快就能通過審核,平均結算周期從原來的 3 個月縮短到 1 個月。” 某施工企業負責人感慨道。
從源頭防控到過程監管,從機制創新到責任落實,規劃發展部通過全流程規范礦建安裝預結算管理,不僅節約了項目成本,更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下一步,規劃發展部將繼續深化廉潔自律建設,完善制度體系,讓預結算管理成為礦建工程高質量發展的 “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