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工區以“三把鎖”為抓手,通過“宣傳教育鎖緊思想、現場監管鎖住隱患、風險管控鎖死源頭”,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安全管理體系,推動安全工作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轉變,讓安全理念真正站穩生產“C位”。
宣傳教育“思想鎖”,擰緊安全“總開關”
“安全意識松一寸,事故風險進一丈。”工區黨支部書記劉寶明在班前會上反復強調。為筑牢思想防線,工區創新推出“三維教育法”,將安全理念滲透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

每天班前會前組織“安全微課堂”,播放典型事故案例視頻,結合工區實際剖析原因。如針對近期某礦井因電纜漏電引發的火災事故,工區立即開展機電運輸專項培訓,現場演示應急處置流程,讓職工“看案例、學教訓、強技能”。
開展“安全家書進班組”活動,邀請職工家屬錄制安全寄語視頻。職工王小強的妻子在視頻中說:“你每天下井,我和孩子都盼你平安回家。操作時多看一眼、多問一句,就是對咱家最大的負責。”樸實的話語讓許多職工紅了眼眶。
現場安全“監管鎖”,織密隱患“過濾網”
“現場管理是安全生產的‘最后一公里’,必須做到‘零容忍’。”工區區長朱聿順在隊委會上立下軍令狀。為此,工區推行“網格化+智能化”雙軌監管模式,確保隱患無處遁形。

將工作區域劃分為12個網格,每個網格明確“區長-班長-職工”三級責任人,實行“日檢查、周通報、月考核”。在關鍵設備安裝振動傳感器、溫度監測儀等智能裝置,數據實時上傳至綜合管控平臺。一旦出現異常,值班室可及時發現處理。今年以來,通過智能監控提前發現并處理隱患13起,響應速度提升60%。
建立“三違”行為積分制,對違規操作、未佩戴安全防護用品等行為扣分并公示,積分與績效掛鉤。同時開設“安全復盤”,對“三違”人員進行一對一幫教。職工李帥因未執行停電掛牌制度被扣分,經過復盤教育后,他主動申請成為安全監督員,現身說法提醒同事:“一次疏忽,可能毀掉一個家。”
風險管控“防范鎖”,構建源頭“防火墻”
“風險管控不是‘事后滅火’,而是‘事前防患’。”工區積極開展“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預防機制。
組織技術員、班組長開展風險辨識,對生產作業全過程進行風險梳理,識別出各類潛在危險源,并按照風險等級進行分類管理。如在檢修絞車時,要求必須由兩人以上操作,并設置警戒線、懸掛警示牌。

每季度開展一次綜合應急演練,模擬火災、水害、頂板事故等場景。在最近的火災演練中,從發現險情到人員撤離僅用時8分鐘,較去年縮短了40%。職工們感慨:“演練多了,心里有底,遇到真事不慌。”
如今,機運工區的安全文化已深入人心。走進機頭硐室,“安全是生命之本,違章是事故之源”的標語格外醒目;班前會上,“兩唱六步法”成為職工的自覺習慣;家庭群里,家屬們時常分享安全知識鏈接……“三把鎖”鎖住了風險,更鎖住了職工的幸福與公司的未來。
安全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我們要讓安全這盞燈,永遠照亮機運工區的前行路!



發布日期:2025-10-23
點擊量:8 作者:杜磊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