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在開展困難職工幫扶工作以來,在開展傳統的春節送溫暖工作的基礎上,貫徹落實集團公司“三項救助”政策,積極探索建立精準幫扶工作長效機制,通過精準運作、精準界定、精準幫扶、精準施策,在改善公司民生、促進公司和諧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精準運作,強化監督幫扶“零失誤”
公司工會每年制定并下發《關于開展“金秋助學”活動的通知》和《關于做好元旦春節送溫暖活動的通知》,規范了困難職工及子女申報摸底、公示審核、救助金發放程序,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救助,為精準施救提供了制度保障。堅持事前公示制度,要求基層分會在上報前,提前在隊伍公開欄公示7天,接受職工群眾監督,保證了幫扶工作的公平、透明。同時,推出了誠信跟蹤服務,定期對生活兜底家庭的人口、收入、房產、子女上學等情況進行跟蹤回訪,對家庭狀況發生變化的家庭及時進行調整;開展助學承諾活動,要求每位受助學子簽訂一份助學承諾,在樹立遠大理想、刻苦學習的同時,要心懷感恩,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爭做適應時代發展的社會有用人才。自2013年起,公司工會共為157名困難職工家庭學子發放助學慰問金16萬余元。
精準界定,把握“三個工作原則”
公司堅持每年開展一次“金秋助學”摸底工作,每季度通過集團工會幫扶系統聯網審核困難職工檔案工作。在對困難職工子女上學難界定過程中,注重把握三個原則:一是建檔原則。凡是納入公司救助范圍的困難職工,紙質檔案必須齊全,并通過“幫扶系統”聯網管理,杜絕了重復申報現象。二是審核原則。將困難職工界定的重點放在職工家庭收入和家庭人口審核上,有子女上學、家庭成員大病等其他困難的家庭,還要審核相應的入學和醫療花費證明,確保掌握信息的真實、準確。三是核準收入原則。明確了家庭人均收入認定和計算辦法,對家庭成員中有勞動能力但無法提供收入證明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收入,有效杜絕了困難職工摸底過程中收入不實的現象。
精準幫扶,建立“一站式”幫扶體系
自2013期,公司相繼在各基層分會成立了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站,以集團公司“三項救助”、“金秋助學”和“春節送溫暖”幫扶為重點,救助程序公開透明,接受職工群眾的監督,實現了“一站式”幫扶。認真開展生活兜底幫扶,對家庭收入低于1000元的低收入家庭,反算兜底差額;建立起全面助學幫扶長效機制,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將困難職工子女上學難、大病的困難職工,以及困難職工子女納入“省天教助學”救助,每年按照1000-2000元的救助標準,提供從大專到本科階段的救助;將其他困難類型的職工子女全部納入公司助學救助。每年按1000元的救助標準,提供本科階段的救助;在醫療報銷的基礎上,為職工及直系家屬大病提供醫療救助。對符合醫療救助條件的職工家庭,不限參加醫保類型,按照困難程度和醫療自費情況,采取分類、分段的醫療核算方式,給予困難職工家庭不設上限的醫療救助;對達不到“三項救助”條件,但因職工或直系親屬大病等特殊困難家庭繼續開展傳統的春節送溫暖救助,幫助這部分家庭安度春節,確保幫扶工作全覆蓋、無遺漏。為杜絕現金發放的漏洞,自2019年起,實現“三項救助”、“金秋助學”和“春節送溫暖”救助金全部通過銀行卡發放,確保發放工作精準到戶。
精準施策,拓寬渠道幫扶有成就
多年來,公司工會不斷拓寬幫扶領域,從資金幫扶延伸到政策幫扶、生活幫扶和精神幫扶,實現了幫扶工作的多樣化、常態化。一是依托政策幫扶。自2012年起,先后對186名困難職工、157名困難職工子女、57工傷慰問進行了幫扶和慰問,有效緩解了企業幫扶的壓力。二是“交友幫扶”。公司領導干部先后與困難職工結對幫扶17戶,通過思想疏導、政策指導、就業幫扶等形式,切實為職工辦實事,解難題,變輸血為造血,幫助9戶困難職工家庭擺脫了貧困。三是愛心幫扶。公司工會經過多次調研,提出了“三不待崗”建議(既在同等條件下,必須保證單職工家庭不待崗,夫妻雙方同為企業職工,至少保證一方不待崗,家里有兩名以上子女上學的不待崗),為公司安置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人性化決策參考,有力維護了礦區的穩定。
多年來,公司工會按照“一切為了發展,一切為了員工”作為企業工作宗旨,將共建共享貫穿于企業發展的全過程。而關注公司困難群體、積極開展精準幫扶工作,既是公司黨政堅持走群眾路線、構建和諧企業的需要,也是公司落實企業宗旨應盡的社會責任、更是公司多年來一直堅持開展的一項民生工程,在凝聚人心、增強職工歸屬感、提升職工幸福感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