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改革發展,越要爬坡過坎;越是困難重重,越要各個擊破。2020年,張家峁礦業公司掘進一隊乘風破浪、共克時艱,在快速掘進的道路上一路披荊斬棘、換擋升級,實現了單月進尺突破2702米,單日進尺達到120米,單班進尺65米的傲人成績,展現了張家峁人的創業激情和奮斗精神。

管理哥哥,宋立軍
“創世界一流的智慧快掘,樹日進尺百米的行業標桿,我們只爭第一。”該隊隊長宋立軍堅定的說。
掘進進尺要有新突破,必須破除傳統掘進方式的固有屏障。該隊隊長宋立軍刀刃向內,從優化勞動組織、提高人員素質、優化資金分配、改造配套設備等方面出發,逆勢而上,創新應用“加減法”管理新模式。現場管理做加法,緊固制度的“籠子”。充分發揮“四員兩長”現場核心作用,注重安全管理的細節和實用性,通過每月分析等方式推動制度落實,堵塞安全漏洞、止住安全管理的“出血點”;經營管理做減法,擠干成本里的水分。建立了區隊成本管理體系,完善了成本管理和費用管理制度,將成本管控與績效考核、薪酬分配掛鉤,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管控模式。

標準哥哥,王建峰
“不超挖、欠挖,嚴格根據激光指向施工,確保頂底煤厚度一致,這是我作為一名合格掘錨機司機的基本準則。”掘進一隊采煤機司機王建峰說。
從抬起掘錨機滾筒的那一刻,王建峰雙眼便迸發出堅毅的目光。掘錨機掏槽,截割,到最后的拉底,王建峰一個班不知道要重復多少次這樣的指令,那雙手早已形成了肌肉記憶,熟悉的操作著每一個按鍵,準確無誤的控制著掘錨機完成一個個指令。根據煤層起伏王建峰便要提前進行臥底、抬刀,用王建峰的話來說,“這是順勢而為!”
拉底質量最是考驗掘錨機司機綜合實力的環節,5.6米的全斷面截割滾筒無法觀測到前方底板的具體狀況。王建峰只能通過顯示屏查看滾筒的實時位置,結合工作經驗辨別拉底時滾筒與底板碰撞發出的聲響,來預估此時截割的位置,控制底煤的薄厚及底板的平整度。王建峰掘出的巷道規整的像塊“豆腐”,成了大家眼中名副其實的標準哥哥。

油膩哥哥,楊君厚
“你不哄設備,設備才不會哄你,每天勤快點把設備保養做到位,不僅是對設備好,也是給自己省事嘞!”掘錨機檢修工楊君厚說。
中年男人總是難逃“油膩”這個字眼。身為掘錨機檢修工的楊君厚自然也和這個詞脫不了干系,一個班下來身上便混合著各類油脂,而這些油脂混合物同時也代表著他對檢修事業的執著與熱愛。七年的檢修生涯練就了楊君厚對成套連采設備的熟練檢修和對故障的精準排除本領。
履帶漲緊度調整至50mm-80mm之間,集中潤滑泵轉速調整至2次/min……這些標準不僅僅來自于說明書,更來自于他對掘錨機進行的一次次調整。每當他對著圖紙,一步步將故障排除,他便開心的像解出了壓軸大題的孩子。
快速掘進將以智慧為翼,逐步實現掘進工作面的減人增效。擁抱過“高光時刻”的掘進一隊,將以王者之師的姿態挺進“智慧快掘2.0”,掘進哥哥們也將追光而上,向光而生!



發布日期:2021-01-20
點擊量:1723 作者:喬博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