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要這樣做,就像人生不必要的行囊。”我們所說的必須做的事情,往往只是從自己的利益角度來看的,除了生理的需求是必須以外,我們認為的必須的或是重要的事情,其實并不是必須或重要的。而當你有“必須要這樣做”的念頭時,就會苛求自己苛求他人,最終為自己和他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對和錯,對錯只是按照一定的價值觀來判斷,又哪里有什么“必須要這樣做”呢!
“只想‘必須要幸福’,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在我看來,幸福與不幸福的說法,并無太大意義。”對待生活,中村恒子不執著,只是順應規律,順應生活,做好當下的事情。
為自己而活。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生命是自己的,應當為自己而活。這里的為自己而活不是指自私自利、為所欲為,而是有自己尊嚴、有自己的獨立性,體現出自己的生命價值。為自己而活是讓自己的心不為物役,不因追求外在的名譽、地位、金錢而迷失自己。“總想著得失,那么就會覺得勉強自己,甚至產生心結。與其如此,還不如率性而為,跟隨心的決定。”不患得患失,隨心而活。要做到這一點也是非常難得的,要降低自己的各種欲望,不與他人進行攀比,“飲食足以溫飽,有工作需要自己,其實這樣的生活剛剛好。”生活本就如此簡單,生活簡單了,就很容易為自己而活。
“我會盡量拋棄‘我才了不起’的想法,這樣的話自己感到輕松,周圍人也輕松。當你想要‘遵從內心而活’,你就會發現自己不會被外在多余事情所困擾。”
在當下,為自己而活是一種奢望,在生活中,在工作中總有很多身不由己、不得不做的事情。盡管我們不能完全為自己而活,但至少可以部分地為自己而活,給我們的心留一個自由的空間。
為與無為。人生之事,有所為,有所不為。所謂無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亂為,不能為了功利目的而為。中村恒子與人交往和處事時,都會與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離,不過分親近,不刻意,不強求。
“和別人比較,讓自己陷入失落、嫉妒中,實在毫無意義,這只會消耗你的精力。”“與其追求完美而挫折不斷,不如以笨拙的方式堅持下去。”從來就沒有完美的人生,也沒有完美的事情。做到完美只是人們美好的愿望。用自己的堅持去做一件自己認可事,這是為的表現,但不期待結果,不期待成就,更不期待完美,這是無為的態度。想到當下的教育,教育者更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但現實是教育中為的太多,甚至是胡作非為。
“追求完美只是父母的一廂情愿,和孩子的幸福并無多大關系。”很多的父母會贊同中村恒子的這句話,但還是會一廂情愿地追求完美,因為社會流行的價值觀影響太大了,同時社會的競爭也是太殘酷了。又有幾人能從現實中超脫出來呢?
閱讀是尋找一種精神慰藉,生活中不能滿足或實現的,在文字的世界里可以達成。在《人間值得》一書里,我體驗了另一種生活樣式,這種生活與當下的物欲橫流、競爭激烈、快節奏的社會現狀有著巨大的差距。“人生的滿足感并非由別人決定,也絕不應該追求和別人同樣的生活。”只要我們能夠抵抗內心的孤獨、外在的壓力,我們也還是可以向中村恒子一樣,為自己而活。
努力的本身,并沒有多少意義。只是,我們在追逐和奔波的路上,賦予了它無可企及的光輝。我們也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讓一切看起來毫不費力!在多年之后,回過頭來,可以認真地告訴自己:我,努力過……



發布日期:2021-04-22
點擊量:1587 作者:劉二雄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