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本身就是一種偉大且艱苦的勞作,苦難的環境更能夠激發創作人的靈感以及創作時的決心和毅力。
自古英雄多磨難。作家路遙的一生,充滿了坎坷,他從貧瘠的陜北高原走向世界,又從繁華的喧囂中歸于沉寂。他始終扎根在陜北的黃土地上,扎根在那些溝溝峁峁之間,圪蹴著,和那些無人問津的石塊、野草、枯樹為伴,風吹過,刮起一陣黃土。他的精神世界是富足的,同時也是孤獨的。
陜北這片貧瘠的土地誕生了許多的英雄,往往越是艱苦的條件越能塑造人堅韌的性格,路遙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他生活的影子,貧窮、孤苦、勞作,那些曾經受過的磨難,才是人生的重要財富。
觀看過紀錄片《路遙》之后,我的內心猶如一塊石頭砸進了平靜的湖面,泛起了陣陣的漣漪。在他的童年里,大多是苦難和自卑,生存下去是首要的大事,在他成年后,文學成為了他生命中的一縷陽光,為他帶來了希望。他如苦行僧般的創作,猶如一個淳樸的農家漢子,不停的耕種著自己的兩畝地,翻地、播種、施肥、除草,做完一切能做的事情后,又祈求能有個好天氣,讓他有個好收成。如此反復,年復一年,在冰冷的深夜里,伴隨著月光,用心血和汗水一個字一個字耕織出了中國農村的世界,描繪出了中國農民最樸素的情感。
我喜歡讀一些農村題材的小說的,從路遙到陳忠實到賈平凹,再到陜北作家高建群,偶爾都會讀一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尤其是到了陜北以后,我會刻意的去找一些陜北農村題材的小說去讀,去看一看我沒有接觸過的生活,去看他們的故事,學著用他們的方式體會他們的情感,從小說本身到地方風俗,故事原型到作家其人,我都能夠感受到西北漢子的淳樸和豪放,我是敬佩他們的,不止敬佩作家的創作水平,更敬佩他們創作的毅力和克服艱辛的勇氣。我一直認為,創作是一件很需要勇氣的事情,這個過程需要創作者把自己生活中的每一面,用手術刀一點一點解剖開來,放在讀者眼前,這個過程是很艱辛的,很巨大的,同時也是無比痛苦的,但,只有這樣一種方式,才能將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完整、認真、詳實且樸素的呈現出來。除此以外,別無他法。在歷史的長河里,唯有那些嘔心瀝血的作品,才能夠經久不衰的流傳下去并且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
關于文學、關于小說、關于文豪、關于路遙,我唯有一片崇敬之情,敬佩他們的人生,敬佩他們的精神,敬佩他們的百折不撓,敬佩他們對命運發起的一次次抗爭。無論是從事文學創作還是其他工作,我們都應具備如他們一般的勞作精神,命運是如同籃球一般的誠實,當你用盡十分的力氣去拍打它,它必然也會還你十分力氣的高高躍起。這是我觀看紀錄片《路遙》的最大感受。



發布日期:2021-10-15
點擊量:1745 作者:喬謙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