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會經歷成長的過程,從青澀到成熟,從迷茫到堅定,從懵懂到清醒。青春的魅力便在于此,讓時間教會了我們如何從自身改變,教會了我們“舍”與“得”的含義。
團組織是黨組織的后備軍,是國家的青年力量。“青年者,國之魂也,生逢其時,重任在肩”,今日的中國,國力強大、科技先進、崇尚和平,她不再像百年前充滿戰(zhàn)亂,不再像幾十年前發(fā)展滯后,如今的青年,是“生逢其時”,是幸福的,我們不再需要在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不再需要高舉旗幟在街頭游行,更不需要為在斗爭中獻出自己的生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成千上萬革命烈士用鮮血為我們換來的,是他們舍棄了自己小家溫暖才換來了國家的昌盛。
每一位青年應當永遠牢記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從1949到2022,從“上山下鄉(xiāng)”到“科技強國”,如今的我們,更應該重新品味一下曾經“上山下鄉(xiāng)”“支援農村”的那種淳樸的勞動精神,并將其應用到我們日常的工作中。
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蛻變。每一件的熟練程度取決于練習的次數(shù),每一次思想的蛻變,取決于思考的深度。在重復、繁瑣的工作中,沖破固有的思維模式,變換角度尋找出不一樣的創(chuàng)新點;從完成工作的同時對完成的過程進行“反芻”式自省,在整體流程中尋找自己最薄弱的一環(huán),并針對此不斷加以改善。這樣的思維模式,我稱之為“勞動式”思考。唯有不斷思考,不斷自省,不斷自我革新,才能將重復的工作干出新意和亮點。
總有人會問,什么是青春,什么是成長。這樣帶著青春氣息的哲學問題,每個人的答案都大相同。對于我而言,青春是夢想,是蓬勃的活力,是夏日傍晚涼爽的微風,是籃球場上奔跑的少年;而成長,是責任,是堅守,是辦公桌前忙碌的身影,是夜晚書房里亮著的那盞燈,是疫情當前每一位志愿者“大白”,是無數(shù)中華兒女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青春和成長的含義太過廣泛,我蒼白的描述難以說清其中的魅力,那就擼起袖子加油干吧,實干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愿所有在奮斗路上的青年,都能以實干的精神,創(chuàng)新的思路,為國家、為人民、為每一個家庭,奉獻自己的力量,發(fā)揮自己的光和熱。



發(fā)布日期:2022-04-22
點擊量:1725 作者:喬謙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