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張家峁礦業公司做實管理人員走基層活動,將“我為群眾辦實事”與走基層活動有效結合,組織開展了“1+10”干群聯系活動,為職工解疑幫難。

所謂“1+10”,是指公司中層以上管理干部每人與10名職工結成“幫扶家庭”。通過交流思想,了解職工在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并幫助其解決,同時為職工規劃未來發展方向。
“最近你的‘家長’找你談心了嗎?”“上次你提的合理化建議被采納了嗎?”“我家里最近出了點事,都沒法安心工作,想找‘家長’解疑幫難……”走進張家峁礦業公司,隨處可以聽到這樣的話。
剛畢業的95后大學生趙剛,初來公司時躊躇滿志,分到綜采一工區后,第一次跟師傅下井,面對井下枯燥、勞累的工作,非常失望,覺得自己才華橫溢,怎么就干起了井下的苦力活,當時就有了辭職的念頭。一個青春活潑的小伙就像霜打了一樣,一下班就埋頭睡覺。
看到趙剛這種狀況,師傅王大偉找到趙剛的“家長”,說了趙剛幾天來的狀態。“家長”找到趙剛了解了情況,并語重心長地把自己當年剛上班的工作經歷講給趙剛。
“現在正是從校園走向工作崗位的過渡時期,這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年輕人不能太浮躁,要腳踏實地,認真工作,總有一天會有所作為。”聽了“家長”的這一番話,趙剛調整了心態,開始認真工作,主動找師傅研究圖紙,鉆研業務,前幾天工區里舉行技術考試,趙剛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機運工區職工李哲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已花費50萬元左右,給原本貧困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李哲的“家長”知道后及時與隊長溝通,隊上組織全隊職工進行愛心捐款,共捐人民幣18000余元,幫助李哲緩解了經濟壓力。
走基層活動開展以來,該公司收集整理出多條問題清單,明確了整改時間節點。“1+10”聯系活動的“家長”,都積極到黨委工作部“認領”問題清單。大家紛紛表態:“能及時解決的立馬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報公司領導,開會研究討論,爭取能給職工一個滿意的答復。”
現在,職工有了傾訴的對象。大家一有閑暇時間,就主動到“家長”那里交流,探討。干群“交流思想、牽手共進”活動,提升了該公司職工的精神風貌。



發布日期:2022-05-16
點擊量:2028 作者:孫敏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