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一經播放,就成為街頭議論的話題,迅速占領了各大衛視的熱播榜。現在,這股熱勁已經過去了,但依舊有不少影視博主在“抖音”、“微博”等數字平臺播放該劇的各種剪輯。尤其是演員尤勇在片中“吃面”的鏡頭更是被制作成了各種表情包,這讓我不禁好奇,到底是怎樣的一部電視劇,讓老百姓如此津津樂道。觀看過后,我平復激動的心情,跟大家談談個人對這部電視劇的看法。
首先,從整體上看,這是一部制作上佳的良心之作,劇中沒有“小鮮肉”和“流量擔當”的加持,也不想靠噱頭來賺錢,而是一味追求電視劇的質量,追求演員的精湛演技。劇中尤勇飾演的腐敗官員的“雙面人生”被演繹得淋漓盡致,表面上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生活艱苦的父母官,私底下卻坐擁“黃金屋”,畫面震撼,令人觸目驚心,這也是這部劇收獲人氣的原因之一。
其次,這部電視劇首次涉及到副國級領導干部的貪腐問題,實現了題材的大突破。藝術來源于生活,在我們的現實生活里“小官大貪”、“大官巨貪”的案例也是數見不鮮。“貪腐”問題緣何而來,如何治理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物必先腐,而后蟲生”,這些官員之所以敢“頂風作案”,除了自身思想松懈、自律意識淡薄、存有僥幸心理這些“內因”外,還有沒有“外因”的影響,這值得我們深思。
“老虎蒼蠅”一起打表明了我們黨對腐敗問題的態度,發端于嚴格執紀、嚴肅問責;起興于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發展于勇于改革、銳意創新。“腐敗”問題已經成了制約黨和國家健康發展的“大毒瘤”。
個人認為,根治“腐敗”問題,一是要加強領導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在端正領導干部思想的同時,使他們懂得如何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讓權力行使更加科學;二是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完善監管制度,加強權力監督,讓這些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三是充分動員群眾監督,讓權力運行更加透明化,運用“互聯網+”等電子政務系統,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和群眾的監督舉報渠道。
反腐永遠沒有“劇終人散”,只有我們以“人民的名義”不斷把反腐的鐵籠扎的更密、更緊、更牢固,念好反腐的“緊箍咒”才能讓大大小小的貪腐現象無處藏身。



發布日期:2022-07-26
點擊量:1759 作者:于嵩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