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工程”||極端氣候與公地悲劇
打小的記憶中陜北的夏天很涼快,即使悶熱也僅僅是數伏的那幾天,而冬天卻是凍得出格,這幾年好像逐漸變得夏季酷熱多雨、冬季回暖少雪,詢問過周圍幾個人后,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前幾日,王新平老師講煤炭發展趨勢的時候講到了極端氣候變化,確實2022年極端氣候頻發,長江流域遭到了自近幾十年來最嚴重的高溫天氣和旱災,重慶等省份40度以上的高溫天氣持續一個月以上,與長江大旱相對應的是青海、遼寧等西北、東北傳統干旱區卻普降大雨,形成洪澇災害。
為何極端氣候頻發?科學家的解釋是因為人類工業革命以來碳排放激增,形成的一種溫室效應導致地球升溫。簡單地講,就是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
也有人認為,溫室效應是好事,氣溫升高,西北降雨增加,北方干旱區將會變得更加宜居,但地球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我們對此知之甚少,溫度上升幾度將會對系統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曾經有這樣一種現象——牧場向牧民免費開放一塊草地,這本來是一件造福于民的事,但由于是無償放牧,每個牧民都在公地上養盡可能多的牛羊,隨著牛羊數量無節制地增加,草地將可能被過度放牧,從而不能滿足牛羊的食量,致使所有牧民的牛羊均餓死,這就是公地悲劇。
中國作為負責大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主動避免這類“公地的悲劇”發生,正如控制氣溫一樣,在張家峁礦業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如何避免意外事件發生,實現安全零傷害目標,值得每個人深思并付諸行動。
上一篇: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2022-09-22
下一篇:“百人工程”從精準表達中看語言藝術2022-09-21



發布日期:2022-09-22
點擊量:1910 作者:高偉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