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創新項目135項,申報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8項;“一種壓縮空氣過濾分氣裝置”“一種雙刮刀重錘式清掃器”等創新項目獲得陜西省企業“三新三小”創新競賽項目三等獎;擁有高級技師4人,技師10人,高級工29人……
以上諸多驕人的成績,來源于一支善打硬仗、敢于拼搏的團隊;來源于一支勇于創新、大膽突破的職工群體。機運工區是原煤運輸戰線上的排頭兵,更是提質創效的急先鋒,他們用智慧與實力榮獲了公司2019-2021年度“科技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讓“小改小革”遍地結新果
近年來,機運工區堅持以公司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煤礦”的目標愿景為統領,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把小改小革、技術創新融入日常管理,大力推進全員創新、崗位創新、自主創新,廣泛開展小改小革、創新創效活動,先后完成了“一種壓縮空氣過濾分氣裝置”“一種雙刮刀重錘式清掃器”“一種試驗皮帶跑偏保護的裝置”等小改小革和技術創新項目。
“一種皮帶保護試驗裝置”在崗位的成功運用,減輕了職工的勞動強度,保證了皮帶機的正常運行,受到了職工的一致好評。
“成本的降低來源于各個方面各項費用的降低,每一個小創新、小改革,節約的每一分錢都會為企業效益做出貢獻,也體現了我們工區不斷創新的精神。只要我們廣大一線職工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結合實際工作處處留心,開動腦筋廣泛挖潛,小改小革就會遍地開花,最終讓降本的涓涓細流,匯成增效的盈盈湖水。”機運工區區長邵海洋自豪地說。
讓“標準化”舊貌換新顏
“以前井下墻面黑沉,作業現場有些設備掉漆,怎么打掃看著都臟。現在好了,設備、墻面都刷了新漆,作業現場亮堂堂的,我們上班的心情也敞亮多了。”井下巡檢工王林軍說道。
近年來,為扎實做好井下標準化建設工作,機運工區圍繞如何美化亮化工作場所、如何加強作業現場安全防護設施防腐防銹等問題積極思考討論,最終形成了既要保證正常生產,又能消除隱患、美化亮化現場的整改方案。
該工區充分利用多次停機檢修間隙,對噴霧降塵管路和各設備箱體、料槽、皮帶架子、防護罩、防護欄等進行了全面粉刷。同時,對區域庫房、人行通道、以及設備等都按照設備防腐、防銹要求進行了安全色警示粉刷,制作更新了安全示意圖,原煤運輸系統可謂是舊貌換新顏。

讓“降本增效”全面添新花
為盤活閑置資產,機運工區對各類設備進行清查,按照“能拆盡拆、能用盡用”的原則,對拆解后的設備殘體進行切割分解再利用,做到“吃干榨凈”“零廢棄”。如修補各輸送機膠帶、維修舊LED照明射燈、用廢舊皮帶加工清掃器、擋煤板、維修調心托輥架等等都是讓“沉睡”物資成為“香餑餑”的縮影。
“我們嚴格控制材料領用及材料去向跟蹤,制定材料領用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杜絕了各類材料及設備備品備件的浪費、丟失及損壞。做到了短線物資合理儲備、長線物資適量儲備、重要物資科學儲備,避免出現閑置物資。”機運工區材料員李向明說。
把“開源節流、精打細算”付諸實踐、見諸行動,使倡導節約、反對浪費深入骨髓,機運工區以點滴之“聚”,“緊”上添花的降本增效行動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凝聚了發展合力。



發布日期:2022-11-19
點擊量:2690 作者:童玲琳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