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業,人才為本。近年來,公司始終把積蓄人才、提高核心競爭力作為企業長遠發展大計,以“人才引擎”驅動創新發展,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選取好苗,“播種子”
“關于膠帶輸送機如何調節跑偏問題,以前我總是搞不明白,這回師傅帶著我現場學習提升,一下子就弄懂了,原來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跟實際情況差距這么大……”新上崗職工劉波不禁感慨道。近日,小劉跟著師傅在原煤運輸線上巡檢時,師傅詳細地給他講操作流程、傳道授業,并現場向他演示操作、維修設備的流程和方法。
凡學百藝,莫不有師。新職工入職,“角色”轉變是第一要義。為幫助新入職大學生快速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掌握專業技能,公司充分發揮內部人才資源優勢,為每一位新入職職工精準匹配專業導師,以“業務知識+實戰技巧”的形式,通過“講流程、跟現場、陪同練、共同論”四步走,進行工作作風培養、業務技能學習、知識經驗傳授、日常工作指導等,有效提升新職工的崗位綜合素質能力。
公司將“導師帶徒”活動納入人才培養計劃,通過進一步完善師帶徒約束與激勵機制,明確師傅帶徒、徒弟出師的標準,并經過日常考核和年度考評后,評選出金牌導師給予獎勵,引領“導師帶徒”活動常態化、制度化,實現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

精細滴灌,“育幼苗”
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是公司始終堅持的理念。公司堅持統籌好育人的“供給端”與“需求端”,既做好“管理者”,也做好“服務者”,以人為本,完善“軟件”與“硬件”,護航大學生茁壯成長。
“只有把‘巢’筑好了,把環境營造好了,為青年人才建功崗位解決后顧之憂,才能引得‘鳳凰來棲’,讓青年人才們沉得下、待得住。”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剛來之時,我心中還有些許的忐忑,看到公司幫我們購置的洗漱用品等一系列生活必需品,頓時有了家一樣的感覺。”新入職大學生李丹說。干凈有序的廠區、完備的硬件設施,羽毛球、籃球、健身房、職工書屋等活動場地一應俱全,讓新入職大學生們眼前一亮,倍感溫馨。
針對新職工的心理與情感需求,公司通過不定期召開新職工座談會、組織各類文化活動,鼓勵新職工分享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情況及思想狀態和實際感悟,一系列暖心舉措增加了新職工的歸屬感,大大提升了人才的留用率。

搭建平臺,“培優苗”
如何讓創新成為企業每一名職工提升自我的內生動力以及促進企業不斷進步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擺在公司黨政面前的“必答題”。
早在2017年,公司便以建設行業一流技能大師工作室為目標,以培養企業主營業務崗位高精尖人才為宗旨,以時效性、精準性、體驗式培訓為載體,打造出了一個個“技術攻關”“薪火相傳”雙軌并行的現代化煤炭企業技能大師工作室。
作為公司最年輕的“90后”技能大師,“忙”是眼下王冬每日的常態。除了忙于帶徒弟,傳技能外。他還利用業務時間研究著各類科技創新成果,“公司2023年一季度群眾性技術創新正在征集中,我要抓緊時間整理自己的創新報告,爭取拿個好成績。”
公司通過建立全員創新發展機制、搭建創新平臺,每季度舉辦一次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項目、卓越管理法、精優作業法等評比評優活動,讓職工在創新中收獲物質獎勵與精神激勵,營造人人都能創新,個個爭當創客的良好氛圍,為企業科技創新蓄積人才力量。
重視人才,依靠人才。站在新起點上,公司正踔厲奮發、實干篤行,全面激發人才隊伍干事創業“動力源”,全力以赴開創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發布日期:2023-02-18
點擊量:1861 作者:賈艷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