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紅民,陜西合陽人,現任通維準備工區黨支部書記,由于年紀稍長,大家都習慣稱他為“老雷”。90年代初期,“老雷”懷揣夢想,從合陽老家前往韓城馬溝渠煤礦采煤隊從事下料工作。2008年初秋,“老雷”積極響應集團公司“北移精神”的號召,從韓城“老區”來到公司,開啟了他的逐夢之旅。十余年間,他從一名普通工人晉升為班組長、由班長晉升為副隊長,再到如今的黨支部書記,職務雖然在變,可奉獻礦山、服務礦山的初心使命卻始終未改。
公司是一座現代化千萬級大型煤礦,設備先進,機械化程度高,對于從“老區”過來的“老雷”來說,哪見過這樣的陣勢,絕對算的上是開了眼界。在“老區”吃過苦、受過累的“老雷”特別喜歡為我們這些年輕后生講述“老區”的一些事情,說我們這些年輕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也時常告誡我們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珍惜當下、展望未來,要用實際行動、不遺余力的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和智慧化煤礦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做率先垂范引路的“排頭兵”
黨支部書記的身份特殊,責任重大,必須要有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獻精神。“老雷”常說:“作為煤礦的一名黨支部書記,就必須要身先士卒,要時時處處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這樣的書記才稱職。”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干的。日常工作中,他總是沖鋒在急、難、險、重工作最前沿,總是出現在每一次啟閉排放瓦斯的現場,投入到每一次風門的安裝和拆除工作中……,哪一塊有工作任務,哪一塊就能看到他的身影,真正發揮了支部書記“頂梁柱”“主心骨”的作用。
十余年走來,“老雷”自己也記不清楚有多少次加班熬夜、多少次忍饑挨餓趕任務、更記不清楚放棄了多少次與家人團聚的機會。
做技術創新革新的“帶頭人”
“老雷”是一個特別愛琢磨的人,時常細心研究、舉一反三,反復進行改進,就是這樣好奇的勁頭,解決了生產經營工作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井下噴霧裝置總是堵塞,日常維護工作變的頻繁,人力浪費嚴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不厭其煩的多次和技術員、經驗豐富的“老員工”探討、溝通。最終通過改進自動噴霧主板,過濾噴霧水質,終于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
為了發動全員參與到創新工作當中來,該工區黨支部成立的黨員攻關小組,由黨員帶領全體職工齊心協力共同創新,近年來完成了《自動風門監測裝置》《自動風門泄壓裝置》等三十余項創新項目,解決了生產經營工作中的不少瓶頸問題。
職工培育成長的“領頭雁”
人才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一支過硬的隊伍,必須要有過硬的技術能力。為此,“老雷”積極開展技術比武、崗位練兵、技術講堂、師帶徒、技術傳承等活動,不斷激發職工鉆業務、練技能、強本領的工作熱情,營造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提高了全體職工的綜合素質。
在“老雷”的帶領下,近3年來,該工區有5人在省級以上技能大賽中榮獲優異成績。其中,王冬榮獲2020年全國煤炭行業技能競賽金獎,陳貴龍、黃大偉榮獲2022年“三秦工匠杯”瓦斯檢查組第一名……
生命不止,奮斗不息,雷紅民用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懈和努力奮斗,踐行著一個共產黨員的人生追求,詮釋了他扎根礦山,奉獻煤海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