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的城市沿河流而建,河道寬闊,河水日夜流淌,在靠近河堤的河道低洼處,星星點點的聚集著幾個小池塘,每天黎明跑步都會側目俯視其中最大的那個池塘,跑完之后放松時也會對著那個池塘,身體從劇烈的運動中猛然間停了下來,呼吸急促,汗如雨下,而池塘就靜靜的鋪在自己面前。身動水靜,迎著晨光,天空、群山、塘旁野生的柳樹與蘆葦倒映在水面上,猶如一面巨大的鏡子,映照出萬物的前世今生與未來,我心里不由得念叨起李白的“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這個池塘我把它當成自己心中的“鏡湖”,想著能照見自己。

智者樂水,對生長在黃土高原的人們而言,水是寶貴的,靠天吃飯更多指向的是靠水吃飯,我小時候居住的村子在溝道里,村里有一條小的都不能稱之為小河的小溪彎彎曲曲從村子里流過,村里人會每隔不遠就用泥土把小河攔腰切斷,只留旁邊一個小小的出水口,河水聚集在攔著的塘中,用塘中的水灌溉園子。每到夏天的時候,小伙伴們就中午不睡覺,跳進水塘里一耍就是一個下午,為這沒少被家長和老師的暴揍。村里處溝道深處,地下水資源相對豐富,村民打井只要在溝里下挖個兩三米,水就會順著石頭縫流出,導致村里從后溝道至前溝道大大小小的挖了十多口井,村民雖然擔水吃,但從沒有因為干旱而缺基本的生活用水,溝道里的水養育著一村人,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后來我慢慢長大,從小山溝進入縣城上學,再后來我離開陜北遠赴關中求學,見的河越來越大,水越來越多,見過黃河的磅礴,感受過渭河的滄桑,飲過清清漢江水,在雅魯藏布江旁看雪山,翻越祁連山環青海湖,進入藏區擁抱羊卓雍措和納木措,一路向東去趕海,把水看了個七七八八,卻總是看不夠,看水還是水,直到最近這兩年,才生出點看水非水的味道了。
居住城市河道旁的這池塘水從去年河堤修整開始就一直蓄水,水越蓄越多,塘面也就越擴越大,慢慢的從北到南擴展為一方長條形的水塘,塘水里夏季格外的熱鬧,青蛙、小泥鰍、小鯉魚偶爾會游在水塘邊,麻雀、野雞如驚鴻般突然掠過水面。塘水的秋季又是另一番景象,霧染清秋,黎明時分,霧氣從塘面上一點點升起,一團團聚集,飄飄渺渺,妖妖嬈嬈,干凈的水、魚肚白的光、如紗般的霧、空靈的天相映成趣,融為一體。5只野鴨從葦蕩中滑出,水面瞬間就泛出點點漣漪,它們伸著長長的脖子插入水面下,來回滑動尋覓著小魚,水面動了,所有的倒影開始緩慢的扭曲,畫面發生著微妙的變化,畫動了起來,天、云、樹都動了起來,人在這一刻靜靜的注視著水面,陷入了沉思中。
站在水塘邊,總有些過往,就如同水中的倒影般清晰可見,水面越平靜越清澈,過往在腦海中一幀一幀的就閃現的越慢,每一個畫面都讓自己想到背后曾經的快樂、痛苦、糾纏、割舍,日子越過越毫無波瀾,感情越久越趨于平淡,愛情成了親情,友情成了親情,悸動的歲月一去不復返。
看著一池塘水,看水是水,看水又不是水,水面似鏡,心如止水。在人生的長路中,把鏡子立在身前,時刻內省,腳步不停,眼里有光,心里有愛,四季皆景,方寸之間盡是乾坤,小池塘也是心中的那片汪洋大海,任人馳騁,神游方外,豈不美哉!



發布日期:2023-11-10
點擊量:1431 作者:翟艷茹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