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的訴求,就是我們工作的方向”。作為一名后勤服務工作人員,這句話不僅是我們每天工作的動力,更是企業永葆活力的秘訣。
衣食住行,是后勤戰場上沒有硝煙的戰爭。職工吃得好,住的好,他在工作中的主人翁意識就會增強,工作的動力就會提高,工作的熱情就會高漲,工作的結果就是喜人的。換句話講,就是給自己家干活,吃不飽,睡不好,干什么也沒有力氣。這樣的表述是粗糙的,但是核心實質是相同的。古語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體現出了后勤保障的重要性。作為一名后勤服務工作人員,要把具體工作當成事業去干,把職工當成親人去看,才能夠將后勤服務工作做到前面。
要有甘居人后,勤勞奉獻的精神。后勤人是低調的,后勤人是務實的。要做一名合格的后勤人,就要有甘當綠葉、甘居幕后的奉獻精神,萬家燈火,我愿意奉獻出我的那一盞。企業是一個巨大的、高速運轉的機器,每一個崗位都是其中的齒輪,唯獨后勤,是這臺機器中的潤滑劑,運轉的順不順,效率高不高,潤滑劑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將平凡的工作當成事業,才有可能干成事業。如果只把每天的職工住宿、用餐、停車等瑣碎的事情當做每日需要完成的工作去干,這樣是完全不夠的,是工作中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具體表現。宏觀的講,后勤工作應該“卷”起來,今天要比昨天好,這個月比上個月有進步,今年比去年有提升,這是久久之功,是耐心細致的具體表現。具體到某一件事情,要具備發散性思維,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一件具體的事情,比如:今天職工下班晚了,餐廳的飯菜比昨天的涼了點,這種情況下,把飯菜再加熱一下,讓職工吃上熱乎的飯菜,這只是臨時的應對辦法,更應該通過這件事情認識到,以后諸如此類的情況如飯菜的保溫問題,如何保溫,如何保鮮,飯菜的售賣時間需不需要適當后延等等,用發散性思維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每一件具體事情的具體解決方法。
后勤工作永遠是與時俱進的。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后勤服務工作也應該正式開啟2.0模式。吃飽已經是最基礎的要求,如何吃好才是應該加以改善的。因此,后勤人要不斷保持虛心的學習狀態,保持自身“半杯水”的求知心理,總有一山還比一山高,總有人做的比我好,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改善,不斷進步,所有人要擰成一股繩,不斷將后勤工作推向新的格局。
“后勤”這個詞的本質就是務實,奉獻。也希望所有的后勤人,都能夠牢記自身使命,腳踏實地,俯下身子,用自身的勤勞務實,為企業發展奉獻出自己的力量。萬家燈火,總有屬于后勤人的那一盞。



發布日期:2023-11-10
點擊量:1333 作者:喬謙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