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天”字號工程,怎樣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如何破題?如何挖掘?如何發力?
“要通過加強智能化建設和科技創新,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以新質生產力破解安全難題,得到了公司黨政的一致認可。
如何破題?
強化信息化技術應用不可或缺
如何從源頭上辨識風險、管控風險?如何及時消除隱患?又如何能及時破解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
公司給出的答案是:要“人防”,也要“技防”。公司深刻把握新質生產力特點是創新這一深刻內涵,廣泛應用數字技術對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進行升級改造,利用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化系統切實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據悉,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化系統包含安全風險分級管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安全行為治理、四員兩長考核、高風險作業管理等模塊,配備了PC端系統和移動端APP,具有辨識、評估、預警、推送等優點,實現了對安全風險、事故隱患信息的記錄、跟蹤、查詢、逾期報警、統計分析、上報等全過程信息化管理。
目前,公司為所有管理人員及“四員兩長”配備手持移動智能終端450臺,實現了重點人員、重點崗位全覆蓋。截至4月份,公司雙重預防機制管理信息系統累計上傳隱患11456條,覆蓋全公司10個部室、7個中心、14個基層區隊。數智賦能,不僅讓安全生產監管變得更智慧、更主動,還讓整個安全生產堤壩構筑得更加牢固。

如何挖掘?
推進智能化建設繪就“煤”好未來
走進公司智能調度指揮中心,近5米高的4K高清液晶屏實時顯示著生產一線的工作場景,井下的安全生產狀況和設備的運行狀態一覽無余。“只需一鍵啟動,智能化采煤機就能完成采煤,全程不需要有人干預。”工作人員坐在監控大屏前,注視著眼前膠帶輸送機、采煤機等設備的運轉情況,電流、溫度、瓦斯濃度等實時數據在屏幕上閃爍跳動。
智能化建設是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公司通過穩步推進智能化建設,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保障安全生產。
近年來,公司把信息化、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應用到安全生產中,催生了5G+智能采煤系統、5G+智能掘進系統、物聯網+智能倉儲系統等一個個5G+智能應用場景,一個以數字化技術、智能化裝備武裝起來的5G+智慧礦山讓整個礦區更“透明”,更高效,更安全。

怎樣發力?
利用前沿技術超前治理災害
災害超前治理是夯實安全根基的有效抓手,也是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大舉措;充分利用前沿技術實施災害超前治理更是新質生產力在安全生產領域的廣泛運用。
在公司,水害智能應急管理系統的穩定運行為災害超前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撐。作為煤礦水害智能應急管理的示范工程,張家峁水害智能應急管理系統支持礦山應急演練和應急決策,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為礦井水害應急救援提供智能化的服務和管理,實現礦井水害事故預防、檢測、預警、處置、評估等全過程動態管理和控制。通過“探、防、堵、疏、排、截、監”綜合治理措施,堅決杜絕煤礦透水事故的發生。
眾所周知,礦井水害事故是煤礦重大災害之一,從原始的人工監測,到如今的在線監測,從之前的人工研判分析,到現在的智能評價預警,從過去程序繁瑣的實地演練,到目前便捷高效的人工智能仿真模擬,公司在科技創新上的一次次探索,不斷成功“解鎖”著超前治理進度。



發布日期:2024-04-23
點擊量:1571 作者:賈艷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