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葉總關情,一草一木一節系心。轉眼間,我已在張家峁礦業公司度過了十三個春夏秋冬。從大學畢業后的迷茫,到如今與張家峁同呼吸、共命運,這一路走來,充滿了挑戰與機遇,也見證了我與張家峁的共同成長。
大學畢業后,曾幾經輾轉,滿心迷茫。在競聘上崗的隊伍里,我毫不起眼,考試落選后,又陷入了那無盡的彷徨。然而,命運的轉折總是在不經意間出現。那通來自神南礦業公司的電話,如同黑暗中的一縷曙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澳阍敢鈦砩衲瞎咀雒旱V工人么?”簡單的一句話,卻仿佛有著無盡的魔力,讓我不假思索地應下。從此,我與張家峁有了一場別樣的“謀面”。
為了更好的適應崗位,我們新招的十九個人又特地前往咸陽煤校進行“回爐”。那時的我,對煤礦只有模糊的概念,卻不知這段學習的經歷會為我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學校畢業后來到礦上,經過十天安全培訓,我們被分配到了綜采隊。當時“一隊兩面”的生產模式,讓大家忙得不可開交。我的師父如走馬燈般變換,老趙、老夏、坤哥……他們仿佛無所不能,讓我心中充滿好奇與敬佩。那時的我不明白隊長口中常說:“干活拿得起放得下,是塊干煤礦的好料子”到底意味著什么。但在與兄弟們的相處中,我漸漸懂得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煤礦工人”。這個名字背后,是堅韌,是團結,是互幫互助的深厚情誼。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在張家峁不斷成長。從三機到支架,從支架再到煤機,我從徒弟變成了師傅。那幾年,張家峁發展形勢一片大好,安全生產經驗不斷夯實,設施設備不斷更新,職工管理日益完善,煤炭產品也在不斷革新。我為自己能成為張家峁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
然而,2012年金融危機的爆發,讓煤礦企業瞬間跌入低谷。產量下降,經營困難,工資減少,日子變得難熬起來。但張家峁人沒有被困難打倒,我們勒緊褲腰帶,學會過苦日子。在生產狀況不景氣的日子里,狠抓全礦安全培訓,提升職工安全技能,開展維護性生產,等待著蓄勢待發的那一刻。我們用行動詮釋著堅韌不拔的精神,減產不減工作量,克服重重困難。在那段艱難的日子里,我們相互扶持,相互鼓勵,堅信寒冬終將過去,春天一定會到來。
后來,金融危機的寒冬過后,希望的春風吹遍了企業的每一個角落。張家峁開始走上轉型升級之路。井下標準化升級、綠色低碳發展、國家一級安全礦井、13369黨建管理體系、五和文化、六維聚合安全文化等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我們在新的征程上,奮勇前行,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近年來,隨著智慧化礦井建設的號角吹響,極具代表性的智慧大樓拔地而起。隨之而來的智慧黨建、智能車庫、智能門禁、智能調度、井口智能檢測機器人、智能采煤工作面、智能裝車系統、智能皮帶巡查等高科技讓整個礦區煥然一新。職工生產生活變得更加便捷,我們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帶來的巨大力量。硬實力的提升,也帶動了軟實力的跟進。13369黨建管理體系與礦井安全生產深度融合,企業文化體系成為張家峁又一張亮眼的名片。智慧黨建展廳的建成更是黨員充電賦能的動力站,一批批有為青年走上重要崗位發揮著積極作用。張家峁日新月異的變化背后,是幾代張家峁人披星戴月奮斗的結果。
如今的我,是一名礦山救護工也是區隊的企業文化員。我與張家峁已經融為一體,同呼吸,共命運。我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張家峁十幾載陪伴讓我不斷成長,感謝它像一位慈祥的母親滋養著我們,她用自己的嘔心瀝血書寫著對我們的愛和包容。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向張家峁致謝,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用企業文化員的平臺講好張家峁的故事。我會用心去感受每一個奮斗的瞬間,用文字去記錄每一個感人的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張家峁的輝煌與榮耀。
展望未來,我信心滿滿。在科技的引領下,我們將繼續推進智慧化礦井建設,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黨建工作和企業文化將更加深入人心,凝聚起全體員工的力量。我們將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為保護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將攜手共進,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與張家峁的故事,還在繼續。我相信,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張家峁的未來必將更加燦爛輝煌。



發布日期:2024-09-03
點擊量:1428 作者:李小峰 來源:救護中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