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喧囂與忙碌里,公司里活躍著這樣一群青年,他們于工作閑暇之際,將對生活的熱忱傾注于登山旅游之中,以腳步丈量大地,讓汗水潤澤夢想,在山川之間探尋自我與世界的交融點。
趙金澤便是我所熟知的一位“登山家”,他是綜采一工區的員工,他平日里在井下與采煤機和工友并肩作戰。而每當周末或節假日的曙光降臨,他便會迅速換上輕便的登山行裝,背起行囊,奔赴群山的懷抱開啟旅程。

他的登山之旅可追溯至高中與大學時光。其家鄉在咸陽市乾縣,高中暑假時,他就常與伙伴相約攀登乾陵。乾陵,這座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的陵墓,仿若一部厚重而神秘的史書,默然靜立在陜西大地之上,靜候他們前來翻閱、探秘。當站于山頂,他們仿若穿越歷史長河,目睹了大唐盛世的繁華盛景,深切感受到中華民族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的深沉底蘊。步入大學時期,他參與學校戶外社團組織的華山攀登活動。玉泉院的靜謐清幽、回心石的坎坷崎嶇、千尺幢的險峻陡峭、百尺峽的驚心動魄、東峰那醉人的絕美日出、南峰的高聳卓絕、西峰的神秘莫測,皆在他心間烙下深刻印記。待他最終登頂,俯瞰腳下那壯麗景致之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的豪邁之情洶涌澎湃。那一刻,所有的疲憊與煩憂皆被拋諸腦后,心中僅存對大自然神奇偉力的贊嘆以及對自身堅持到底的榮耀之感。自那時起,登山便成為他生活中難以割舍的重要部分。
隨著時光流轉,特別是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之后,趙金澤的登山足跡逐漸遍布陜西的諸多山脈,甚至在四川與云南的雪山之上也印刻下他的身影。他曾在晨曦初露時分啟程,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奮勇前行,耳畔是鳥兒歡快的啼鳴,呼吸間滿是清新的空氣,感受著陽光透過樹葉縫隙輕柔灑落在身上的絲絲暖意。每一步的攀登,皆是對自身體力與毅力的嚴苛考驗,然而他從未萌生放棄之念。他深知,登山絕非僅僅是身體的運動,更是一場心靈的深度修行。在登山途中,他領悟到如何直面困難與挫折,怎樣在身心俱疲之際依舊堅守篤定的信念。
在一次攀登冰晶頂的經歷里,他遭遇了惡劣的天氣。狂風怒號,暴雨如注,山路瞬間變得濕滑難行,每邁出一步都需慎之又慎。同行的伙伴們起初尚顯堅定,而后漸漸有所動搖,甚至有人提議折返放棄。但趙金澤卻鼓舞眾人:“我們已然跋涉至此,怎可輕易言棄。只要我們齊心協力、相互扶持,必定能夠跨越艱難險阻。” 在他的引領下,大家彼此借力,小心翼翼地持續前行。最終,他們成功登頂。那一刻,風雨依舊肆虐,可他們的心中卻盈滿陽光。此次經歷使他對堅持與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有了更為深刻的領悟,也讓他在工作中更善于與同事攜手共進,共同攻克難關。
登山旅游于趙金澤而言,不單是挑戰自我的途徑,更是親近自然、感知世界美好的契機。他曾于山頂靜候日出,目睹東方天際緩緩泛起魚肚白,繼而漸次暈染成橙紅、金黃之色,直至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將整個世界映照得通亮。那絢爛的色澤、磅礴的氣勢,令他深深領略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與生命的無限潛能。他也曾在山間溪流畔駐足,聆聽那潺潺的流水聲,感受溪水的清涼與靈動。他會俯身拾起一片落葉,細細端詳其紋理,思索生命的輪回與變遷。在大自然的溫懷中,他學會了敬畏生命、珍視當下,也更明晰如何在繁忙的工作里尋覓內心的安寧與平衡。

對于公司中這些鐘情于登山旅游的青年員工來說,每一次的登山之行皆是一次成長與蛻變。他們將登山過程中所習得的堅持、勇敢、團結以及對生活的熱愛融入工作之中,以更為積極昂揚的姿態迎接工作中的挑戰,用更為飽滿的熱忱追逐自身的夢想。他們在山川間銘刻下青春的足跡,亦在心靈深處播撒下對生活無盡熱愛的種子,讓這份熱愛于歲月長河中生根發芽,綻放出斑斕絢麗的繁華。山高路遠,青春作伴,他們定將在登山旅游之途持續邁進,書寫獨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華章。



發布日期:2024-12-11
點擊量:944 作者:李斌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