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呼嘯的冬日,街角的羊雜碎小店里,一鍋冒著熱氣的羊雜碎,便能驅散人們身上的寒意,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這一碗來自黃土高原深處的美味,不僅是飽腹的佳肴,更是記憶與情感的寄托。

我第一次接觸神木的羊雜碎是在上班之后。神木冬日的風刺骨,吹得人眼睛都睜不開,唯有路盡頭的燈光微微跳動,像一顆暖心的火苗。推開小店的門,一股濃郁的香味撲面而來,夾雜著燉煮的羊雜和炙熱的炭火氣息。鍋里翻滾的羊肝、羊肺、羊肚,泛著誘人的光澤。老板一邊麻利地舀湯,一邊吆喝著:“來咧,燙嘴的羊雜碎,快端好!”那時的我不懂得為什么神木人對羊雜碎都有著奇怪的執念,只知道一勺紅亮的湯汁澆在白嫩的粉條上,再撒上一把翠綠的香菜,簡直讓人無法抗拒。一口下去,熱氣蒸騰,羊雜的鮮香混合著陳醋的酸爽,在唇齒間綻開,仿佛驅散了所有的寒冷。
聽同事們談論起羊雜碎,這是他們從小吃到大的美食,就算離開故鄉,去到大城市里求學、工作,在高樓林立的街道間,羊雜碎的身影卻始終沒有消失。只是,不論那些店如何精致,他們總覺著味道卻差了幾分。也許是因為食材不夠新鮮,也許是燉煮時少了耐心,更可能是缺少了那種濃濃的鄉情。每每端起碗,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心底反而涌起一種難以言喻的鄉愁。
在神木,羊雜碎不僅是一道菜,更是一種生活的象征。它體現了黃土高原人對食物的敬畏和智慧。面對貧瘠的自然環境,先人們用勤勞的雙手,將本不被重視的羊內臟化作佳肴,將簡單的原料熬煮出深厚的滋味。這是一種化平凡為非凡的能力,也是代代相傳的生活哲學。如今,每次提到羊雜碎,我的腦海里總會浮現出那些熟悉的場景:小店里升騰的熱氣,三兩好友的笑容,老板忙碌的背影,還有冬日里那股暖洋洋的滿足感。這些記憶就像羊雜碎的味道,濃烈而溫暖,綿長而不散。
也許,神木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碗屬于自己的羊雜碎。它承載著家的味道、童年的溫暖,以及對未來的希望。當他們奔波在外,迷失在城市的喧囂中,只需端起這碗熱騰騰的雜碎,便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寧靜與歸屬。那一碗神木羊雜碎的味道,它不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心靈深處永恒的牽掛。



發布日期:2025-01-09
點擊量:1019 作者:薛雅楠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