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作為安全生產的前沿陣地,是企業安全管理的縮影。在公司千米深的井下,運輸皮帶的轟鳴聲與礦燈的閃爍交織成機運工區的安全協奏曲。這里有一支被稱為“安全衛士”的班組,他們以“責任田”為陣地,用日復一日的堅守與創新,織密礦井運輸系統的安全防護網。從思想防線到現場管控,從技術創新到溫情管理,這群礦工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安全答卷。一季度以來,班組累計排查隱患130余項,整改率100%,連續安全生產突破1000天,成為礦區安全管理的標桿。
筑牢思想防線,讓安全理念扎根心田
“大家看這張圖,2024年某礦皮帶斷裂事故,就是因為皮帶卡子斷裂!”班前會上,群安員馬健新指著投影幕布上的事故案例分析圖,聲音陡然提高。這是班組獨創的“3D事故還原課堂”,通過AI技術重現典型事故場景,讓職工身臨其境感受違規操作的致命后果。

班組將安全警示教育融入日常,每月開展“安全大家談”,職工輪流講述親身經歷的安全隱患,形成《事故預想手冊》;在井下巷道設置“安全警示標語”,懸掛LED屏循環播放安全警示標語,讓“安全為天”的理念滲透到每個作業環節。
為讓安全意識入腦入心,工區創新推出“班組勞動競賽”。勞動競賽以班組為單位,采用積分制考核,通過勞動競賽激發班組活力,強化安全管理意識,提升設備運行效率。這種“主動安全”文化,使班組“三違”發生率同比下降68%。
嚴抓現場管控,織密隱患排查防護網
凌晨2點,2-2機頭的智能巡檢機器人突然發出警報,監控畫面顯示皮帶上有一根兩米長的鐵棍。機頭崗位工立即匯報處理,僅用5分鐘就開啟了皮帶。這支隊伍獨創“五步閉環管理法”:隱患排查“過篩子”、整改措施“開藥方”、過程監督“釘釘子”、驗收考核“動真格”、經驗總結“建檔案”。在皮帶機頭,每臺設備都貼著專屬二維碼,掃碼即可查看“健康檔案”——包含檢修記錄、故障圖譜等多項數據,實現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

現場作業的標準化管理同樣嚴苛。班組將操作流程制成“可視化指導手冊”,用漫畫圖解關鍵步驟和風險點。在設備檢修區,工具按“九宮格”定位擺放,螺栓擰緊力矩用色標區分,連抹布折疊尺寸都精確到厘米。“別小看這些細節,去年我們通過規范工具收納,避免了兩起因扳手遺落導致的設備損壞。”副班長劉長春指著工具柜介紹。這種精益化管理使設備故障率下降45%,維修成本節約20萬元。
溫情管理潤心:共筑安全共同體
班組工作室的“親情墻”上,貼滿職工家屬的安全寄語:“爸爸,你的平安是我最好的生日禮物”“老公,每天等你回家吃飯。”這種柔性管理滲透在細節中;設立的“家庭聯絡員”定期走訪職工家庭,化解后顧之憂。

這種溫情化作守護安全的凝聚力。當新職工王建強因操作失誤導致設備停機時,班組沒有簡單處罰,而是啟動“1+3幫扶機制”:1名技術師傅帶教實操,3名同事分享成長經歷。三個月后,王建強發明的“防誤操作聯鎖裝置”在全礦推廣。“在這里,安全不是冷冰冰的考核,而是帶著溫度的責任傳遞。”
站在智能礦山的新起點,機運工區的“安全衛士”們仍在深耕他們的“責任田”。班長張剛的工作筆記扉頁上,寫著班組的安全哲學:“安全不是百米沖刺,而是一場永不停歇的馬拉松。”巷道深處,智能巡檢機器人的藍光掃過锃亮的設備,皮帶運輸的轟鳴聲仿佛在訴說:在這片用責任澆灌的“土地”上,安全之樹必將常青。



發布日期:2025-04-05
點擊量:798 作者:張帆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