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機運工區2煤組皮帶輸送機機頭,一眼望去,巷道內干凈整潔,兩側電纜吊掛整齊有序,各類警示牌、規章制度牌板齊全,儼然成為礦井中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學標夯基:全員賦能鍛造硬核本領
在標準化建設的初始階段,機運工區以“學標”為突破口,通過“三維滲透”模式推動全員能力躍升。一方面,工區創新推行“井上理論課堂+井下實操工坊”雙軌培訓體系,利用班前會、周三學習日等時段開展《崗位標準化作業流程》專項學習,同步在井下作業現場設置“標準化示范崗”,由技術員進行“手指口述”實操演示。二季度數據顯示,工區累計開展標準化培訓20場次,覆蓋職工800余人次,崗位操作規范達標率較去年同期提升17%。

另一方面,該工區實施“靶向賦能”計劃,針對皮帶司機、檢修電工等關鍵崗位定制“技能提升套餐”。通過“師徒結對”機制,安排12名技師與青年職工簽訂“傳幫帶”協議,將設備巡檢、故障處置等核心技能分解為36項標準化操作模塊。在近期舉辦的“崗位技能擂臺賽”中,參賽職工平均故障處理時間較標準縮短23%,充分驗證了培訓成效。
此外,工區構建“文化浸潤”長效機制,在工區學習室打造“標準化文化墻”,通過“事故案例警示”“標準化建設成果展”等載體,讓職工在潛移默化中強化標準意識。同時,開展“標準化建設金點子”征集活動,累計收集職工建議48條,其中“設備點檢二維碼管理系統”等8項創新成果已投入應用。
對標亮劍:考核閉環筑牢鐵律防線
標準落地生根,機運工區建立“三位一體”考核體系,形成“壓力傳導——過程管控——結果兌現”的閉環鏈條。在制度層面,工區修訂《標準化建設考核細則》,將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設備完好率等8大類32項指標納入考核范圍,實行“百分制”動態評分。針對皮帶跑偏、設備漏油等高頻問題,制定“隱患整改清單”,明確整改時限與責任人,實現“問題發現——整改銷號——效果驗證”全流程閉環。

在執行層面,工區推行“三級網格化聯?!睓C制,將管轄區域劃分為12個責任網格,由工區隊干、班組長、崗位職工組成聯保小組,實行“一崗雙責、連帶考核”。通過“智能巡檢系統+人工巡查”雙模式,對設備運行、文明生產等環節進行24小時動態監控。今年以來,累計查處標準化執行不到位問題74項,問責相關責任人12人次,整改完成率達100%。
在激勵層面,工區設立“標準化建設專項獎勵基金”,對在隱患排查、創新創效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個人給予獎勵。一季度,電工班組獲得“標準化示范班組”稱號。通過“正向激勵+反向約束”的雙重驅動,職工主動參與標準化建設的積極性顯著提升。
動態創標:精益管控樹立行業標桿
在標準化建設過程中,該工區堅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以“三個聚焦”推動管理持續升級。聚焦技術創新,工區的“設備健康診斷系統”,通過物聯網技術對主運輸設備進行實時監測,實現故障預警準確率提升至92%。該系統在礦井推廣應用后,設備故障率同比下降41%。

聚焦流程優化,工區推行“6S+”精益管理模式,將整理、整頓、清掃等基礎工作與“標準化作業流程”深度融合。在主煤流運輸機道打造“標準化示范段”,對電纜敷設、標識牌懸掛等細節進行統一規范,實現“目視化管理”全覆蓋。經現場驗收,該區域設備完好率、文明生產達標率均達到100%,成為礦井標準化建設的“樣板工程”。
下一步,機運工區將繼續深化“質”勝之道,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標準化動能。



發布日期:2025-05-01
點擊量:634 作者:張帆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