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覺得安全是領導的事,現在螺絲松了緊一緊都能換獎金,大伙兒恨不得把井下每個螺絲釘都檢查一遍!”在機電工區學習室,準備入井的王慶看著工資表上的獎勵明細興奮的說。因為發現一處開關上蓋螺栓松動,工資兌現了100元獎勵。
這是該工區推行“隱患人人查,獎勵兌現快”全員安全行動以來,最尋常的一幕。自今年4月份啟動激勵機制,該工區職工排查隱患累計200余條,參與排查隱患人員也從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輻射到全員,真正讓“人人查隱患”從口號落地為全員行動。
從“視而不見”到“火眼金睛”,獎勵機制激活全員興致
“過去看到現場存在問題,心想‘反正有人管’,現在不一樣了,晚一步上報可能就被別人搶了先?!彪姽堖诉说霓D變,折射出該工區安全管理模式的顛覆性變革。
過去,該工區主要依賴“兩員兩長”現場檢查、每周安全大排查、公司組織安全檢查等手段,進行隱患排查。但該工區負責全礦井供排水、供電、壓風等工作任務,管理巷道縱橫、設備繁雜,漏檢率較高。因此僅靠“少數人盯防”是行不通的,必須讓121名員工都成為“移動安全探頭”。

為此,該工區推出“隱患懸賞令”,將隱患劃分為“ABC”三級,獎金對應100元至10元不等。更讓職工心動的是“獎勵公示”規則,當月獎勵當月兌現,更有運行班王慶創下了一個班排查3條A級隱患的紀錄。
從“被動應付”到“主動攻堅”,人人爭當安全“發明家”
獎勵機制不僅催生出“隱患獵人”,更激發了職工智慧。在該工區電工班,電工王軍建發明“防爆開關快速診斷儀”,將故障排查時間從2小時縮短至40分鐘;90后技術員王磊優化了隱患上傳方式,通過Excel在線表格的方式,完成了隱患上傳、有效隱患判定、隱患整改及隱患整改時間統計。他們也都獲得了該工區安全創新金點子獎和500元現金的獎勵。
類似的故事層出不窮,鉗工班李智發明快速焊接管路法蘭工具,鉗工班楊全峰提出了優化臥式水泵檢修流程的建議;就連礦燈房女工也都興致勃勃的參與進來。
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從“應付檢查”到“創新攻堅”,該工區用一套“獎勵組合拳”打出了全員參與的生動局面。讓安全成為人人可觸的“利益共同體”,讓隱患舉報變成爭先恐后的“榮譽競賽”,更讓工區安全管理再上新臺階。



發布日期:2025-05-12
點擊量:701 作者:喬博 張思澤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