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切實發揮群安員在安全生產中的監督檢查作用,進入六月份以來,機運工區充分發揮群安員的前沿監督作用,以“顯微鏡”式的細致排查隱患,為原煤運輸安全保駕護航。
隱患排查,不遺漏一絲風險
機運工區群安員分布于原煤運輸的各個關鍵崗位,從膠帶輸送機的機頭到機尾,從原煤轉載點到配電室,他們的身影無處不在。在日常巡查中,群安員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觀察力,對設備進行全方位“體檢”。膠帶輸送機的皮帶是否有磨損、托輥是否運轉靈活、連接部位是否松動,這些看似細微卻關乎運輸安全的問題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別小看這一個小小的托輥,如果不及時更換,可能會導致皮帶跑偏,甚至撕裂,影響整個原煤運輸系統的運行。” 群安員張志康嚴肅地說。正是這種對隱患零容忍的態度,使得許多潛在的安全風險被及時發現并消除。
創新手段,讓隱患無處遁形
為了提高隱患排查的效率和精準度,機運工區鼓勵群安員創新工作方法。除了傳統的眼看、耳聽、手摸等檢查方式外,他們還借助先進的檢測儀器和信息化手段。利用紅外測溫儀檢測設備關鍵部位的溫度,通過溫度變化判斷設備是否存在故障隱患。
同時,工區開展“安全隱患隨手拍”活動,群安員將發現的安全隱患隨時記錄,并上傳至機運工區隱患排查群中。相關責任人收到信息后,立即組織整改,形成了隱患排查、上報、整改的閉環管理。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隱患排查的及時性,還增強了群安員的責任感和參與度,讓每一位群安員都成為了原煤運輸安全的 “守護者”。
強化培訓,提升排查隱患能力
群安員的專業素質是做好隱患排查工作的關鍵。因此,工區定期組織群安員進行業務培訓,邀請技術骨干授課,內容涵蓋設備操作規程、安全知識、隱患排查技巧等方面。通過培訓,群安員不僅熟悉了設備的結構和性能,更掌握了常見隱患的特征和排查方法,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
此外,工區還開展安全知識競賽、技能比武等活動,以賽促學,激發群安員學習業務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接下來,機運工區將繼續發揮群安員的作用,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