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以來,機運工區緊緊圍繞安全生產這一核心要務,將班組建設視作關鍵“責任田”,精心規劃、細致耕耘。積極探索創新管理路徑,巧妙運用一系列新穎獨特的管理策略,在安全教育、人才培養、成本管控三大關鍵領域精準發力。這些別具一格的“多元妙策”,成功激發了班組安全管理的內在活力,為礦井構筑起更為穩固的安全屏障,讓班組這片“沃土”處處洋溢著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安全教育:“精”筑安全基,風險防控植心間
安全是班組建設的堅實基石,機運工區著重在“精細”二字上深耕細作。對既有的《班組安全建設管理制度》進行全面優化升級,把安全管理責任細化為網格狀,精準落實到班組長、各個崗位直至每一位職工身上,確保“責任田”劃分清晰、人人肩負職責。針對職工出現的不安全行為或操作偏差,創新推出“個性化”幫教模式,依據不同崗位特點、問題類型以及人員個體差異,制定針對性的幫扶措施,有力推動“上標準崗、干標準活”成為全體職工的自覺行動。

尤為亮眼的是“班前會+風險預判”模式的深度運用。通過固定“安全預想”環節,引導班組在開工前,對當班作業任務、環境變化進行細致的動態推演和風險辨識,確保每位成員對潛在隱患心中有數,應對策略胸有成竹,真正打通了安全思想從“聽到”到“深入內心”的“最后一公里”。同時,借助對事故案例的深度剖析以及應知應會知識的隨機抽考,持續提升職工的隱患識別能力和自保互保聯保技能,營造出“處處講安全、事事保安全”的濃厚氛圍。
人才孵化:“強”培新力量,技能提升綻華光
打造一支高素質、技能型的班組隊伍,是工區“人才培養工程”的核心目標。為此,工區轉變培訓思路,堅持“按需培訓、精準施教”。摒棄傳統的“大水漫灌”式培訓,推行“點單式”精準實訓——根據崗位實際需求強化培訓內容,針對職工技能短板進行精準補強。職工可依據自身技能提升需求自主選擇培訓項目,技術骨干、技能大師則化身“專業導師”,提供“一對一”輔導、“手把手”教學。

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堅定地設在現場。該工區始終秉持“培訓到班組、實操到現場”的理念,將崗位作為最佳的訓練場。通過扎實開展“師帶徒”“老帶新”傳幫帶活動,為技能人才成長搭建“快速通道”。這一系列舉措有力促進了全體職工操作水平的提升和專業能力的飛躍,一批批具備“一專多能”、能夠勝任“一人多崗”的復合型人才迅速成長,成為保障安全生產的堅實力量。
成本管控:“巧”尋節支徑,效益匯聚成江海
降本增效是班組建設的“效益之花”。機運工區以班組為基本經營單元,深入挖掘內部潛力,精打細算。創新推行“班組成本核算”機制,將材料消耗、機械故障率等關鍵成本指標科學合理地分解到每一個班組,嚴格實行按月考核,落實“節獎超罰”制度,讓“成本賬”清晰明確地落實到每個人身上,極大地增強了全員“精打細算”的節約意識。

修舊利廢已成為班組競爭的“新潮流”。大力倡導并鼓勵班組對廢舊材料進行創造性修復再利用,將實實在在的節約成果與評優評先、人才激勵緊密結合,充分調動全員“挖掘潛力”的積極性。同時,積極開展“金點子”征集活動,特別是黨員職工帶頭圍繞崗位工作積極獻計獻策,鼓勵職工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這些源自一線智慧的“小舉措”,如同涓涓細流,不僅有效降低了成本,更撬動了班組乃至全工區節支降耗的“大杠桿”,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效益動力。
“多元妙策”的實踐,讓機運工區的班組建設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下一步,工區將持續聚焦班組這一基礎單元,不斷探索更具創意、更貼合實際、更富成效的建設新思路與新方法。讓“沃土”之上綻放出更加絢爛奪目的“安全之花”“技能之花”和“效益之花”,為公司的可持續安全高效發展提供最堅實、最活躍的細胞支撐。



發布日期:2025-10-23
點擊量:10 作者:張帆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