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510畝立體生態修復示范區、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項目22項、累計治理采煤塌陷區16744.5畝……近年來,張家峁礦業公司秉承綠色開采、低碳發展理念,瞄準生態修復重點問題,聚焦生態環保民生工程,緊盯綠色智能發展環節,讓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
礦山變青山 塑造生態修復新格局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走進張家峁采煤沉陷區,一片片綠色的植被映入眼簾,夏日內心的燥熱一掃而空,農林示范區圓滾滾的西瓜、紅彤彤的柿子、香噴噴的甜瓜,一片片玉米正沐浴著陽光。
為打造綠水青山和諧礦區,張家峁人瞄準生態修復重點問題,強化采煤沉陷區生態治理修復工程,大力推進沉陷區生態恢復及土地復墾工程,推進“休閑旅游+生態農林業”的作業模式、“梯田+經濟果林”的產業模式,實施精準扶貧、產業再造、環境修復的新模式。
為此,張家峁礦業公司簽訂生態環保責任狀,完善責任機制,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生態環保責任制,堅決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彰顯了張家峁人打造綠水青山的信心與決心。
礦區換新顏 書寫生態保護新篇章

建設生態文明,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每個人的生活實際,關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為此張家峁人以滾石上山的勁頭,打好生態保護的殲滅戰。
“老公,你們礦區的環境美了吧,都趕上咱們小區了……”“那是當然,今天我帶你好好參觀一下我們的礦區……”這是來礦區探親家屬和職工的對話。
為構建綠色礦山,張家峁礦業公司合法轉移危險廢物總計22.32噸、生活垃圾約600噸,全面開展節水型企業創建工作,完成了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區配套供水及灌溉工程,敷設了抽水澆灌管道3216.7米,架設10kV高壓線供電線路500米。完成了公司二盤區風井非采暖季地熱方案審核,礦井疏干水綜合利用暨楊伙盤煤電一體化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45%。生態工程不僅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張家峁人以節能減排降碳增綠的實效做法,贏得了民生更贏得了民心。
“智變”轉“質變” 構建生態環保新動力

綠色是智慧礦山最靚麗的底色,為補齊發展與環保的短板,張家峁人致力打造智能環保系統,該系統將實現礦區所有生態環保數據整合,平臺通過將礦井水資源管理系統,智能降塵系統和采煤塌陷區地形地貌變化監測等各生態環保子系統的數據進行協同共享,提供礦區生態環保狀態的實時跟蹤、智能分析、科學決策功能,其中水土污染監測、地質災害等部分指標可實現實時監測、動態監測,為大數據平臺進行地災預測、礦山治理等提供必要數據。
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技術、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區供水及灌溉項目、煤矸石制磚制沙綜合利用項目……張家峁人用智慧引領綠色低碳發展新風采。
打造綠水青山,不僅要堅定信心,更要堅定方向。張家峁礦業公司從實際出發,科學利用天然資源優勢,將保護與發展有機結合,提升綠水青山的“顏值”,致力做大金山銀山的“價值”,用實際行動,推動張家峁礦業公司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綻放山青水美的生態礦區。



發布日期:2022-08-07
點擊量:2094 作者:張永濤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