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平原的風裹著麥香掠過屋檐時,我總想起父親的手掌。那雙手布滿溝壑般的裂紋,粗糙得像老家院墻外的核桃樹,卻能穩穩握住方向盤,穿越八百里秦川的晨昏,把三個孩子的學費和未來,一趟趟地從縣城拉回村里。
父親是典型的關中漢子,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關中農民。我們家里三個孩子,為了供養我們兄妹三人的學費和生活費,父親在我們小時候為了擔起整個家庭的重擔毅然轉行,成為一名貨車運輸司機。從此,他的身影便常常穿梭在關中平原的鄉間小道與縣城之間。對我們兄妹三人而言,一個月里僅有一兩次與父親短暫的相聚時刻。每次回家,父親都會第一時間從口袋里掏出他掙的運費,交到母親手中作為我們兄妹三人的學費和一家人日常的開銷。然后才卸下肩上的背包,背包里裝滿了父親長久以來積攢的臟衣物,疲憊的面容下,藏著對家人深深的牽掛。
受傳統觀念影響,父親和我之間的相處模式,是典型的中式父子關系。平日里,我們父子間的對話總是簡短而克制,情感的表達含蓄而內斂。我對父親說話尊敬有加,說話時總是規規矩矩,父子間很少有親昵的互動,許多心里話都藏在了心底。我們之間的對話永遠簡潔?!白鳂I寫完了嗎?”“嗯。”“在學校別惹事。”“知道?!彼谏嘲l上抽著廉價劣質的香煙,我垂手站在旁邊,像棵不敢晃動的小樹苗。那些藏在心底的話,如同關中社火的鼓點,在胸腔里擂得震天響,出口時卻化作無聲的嘆息。這種中式父子關系狀態一直持續到現在。
父親節前一晚,我懷著忐忑的心情撥通了父親的電話。一句略顯生澀的“爸,父親節快樂”,打破了多年來的交流習慣。電話那頭,接通的第一時間我就聽到了柴油發動機運轉的轟隆聲,然后傳來父親略帶驚喜的笑聲,笑聲中滿是欣慰與開心。然而,短暫的喜悅過后,便是一陣漫長的沉默。電話這頭,我同樣不知該如何繼續,兩人在電話兩端陷入了無聲的默契。這份沉默,既包含著父親面對突如其來情感表達時的不知所措,也飽含著我鼓足勇氣“打破常規”后的緊張與期待。簡單寒暄兩句之后,我便率先掛斷了電話,也算完成了在父親節向父親表達祝福的“艱巨”任務。
父親的愛就像這八百里秦川,沉默卻厚重。他用二十載車輪印,在我們成長的路上鋪就坦途;而那通電話里的沉默,或許正是兩代人笨拙卻真摯的父子感情,是時光贈予我們最珍貴的父親節禮物。



發布日期:2025-06-15
點擊量:589 作者:劉雙誠 來源: